当前位置:

【榜样的力量】张海洋:在大山深处默默奉献

来源:红网 作者:孟庆智 编辑:盛学运 2014-10-23 15:28:02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链接:路桥湘军扎根广西市场 做大做强区域经营(图)

    红网通讯员 孟庆智 湘西报道
  
  编者按
  
  “路桥湘军”风雨60年,辉煌60年,缘何仍永葆进取的活力?
  
  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榜样。大象无形,在于精神丰实,榜样的力量为湖南路桥注入了形实相生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路桥人奋勇前行。企业能创造发展的跨越,在于有这样一批榜样,榜样是企业的脊梁,感染着身边的人,奔跑在前。
  

  “经理”,当想到能够冠以这个头衔的人时,出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成功人士,他们或运筹帷幄,谈笑风生;或指挥若定,意气风发。然而,在大山深处,却有着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经理”:他远离家乡和亲人,远离喧嚣繁华的城市生活,扎根在一线工地,一干就是20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寒暑移节,四季轮回,属于他的只有荒山、野岭、水泥和沙土,他却在默默无闻中用智慧和血汗铸造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的人间彩虹——路与桥。
  
  他就是湖南路桥第八分公司永吉高速公路项目副经理张海洋。
  
  现实

    从高材生到路桥人
  
  张海洋是湖南宁乡人,个头不高,眼睛小小,是一个看似很“Q版”的人。也许是由于常年在一线工作、每天都与石头、灰土和机器打交道的原因,张海洋的话不多,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沉默。打电话时,他总是以一声长长的“啊”开头,然后就是一阵沉默。但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敦厚而又和蔼可亲的人,最能代表广大筑路人的形象。
  
  1994年,张海洋从长沙交通学院机械工程电气系毕业,是一名主修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的高材生。刚毕业时的他,西装革履,英俊潇洒。但被分配到湖南路桥设备修理厂后,张海洋就开始变得“不修边幅”,每天围着各种机器设备转,总是弄得满身油污,一点也没有大学毕业生的样子。
  
  对于这些,张海洋却不在乎:“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人,外表是什么样子不重要,关键是要能把事情做好。”凭借扎实的技术和肯干的精神,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和能力的提升,他开始带“徒弟”,手把手教他们做事。
  
  “那个时候,学生肯学,知道吃苦。”面对繁重的工作、艰苦的条件,有些刚走出校园、踏入路桥行业的年轻人会觉得苦、觉得累,很难坚持,张海洋却说:“干我们这一行,没什么取巧的,就是要踏实、要能坚持。”
  
  来到项目建设一线后,张海洋并没有被眼前的荒山野岭、机器轰鸣所吓倒,他表示,自己是抱着理想走出学校的,特别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好好做一些事,让自己有衣穿、有东西吃,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每天天刚蒙蒙亮,张海洋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并不伟岸的身体披着早晨的霜露,背影在起伏的山峦间晃动。随着机器马达发出的声响,工地上变得热闹起来,轰鸣的机器声让他觉得心里很充实。一位农民工兄弟在填浆的间隙谈起张海洋时,说了一句实在而又有哲理的话:“他的心里就像这路槽一样,填满了泥浆才会踏实,他就是一个‘工作狂’。”夜色降临时,张海洋又会变得满身灰土,带着些许疲惫的他,在离开工地、走向临时修筑的住处前满意地笑笑:“先回去洗个澡,不能让人觉得我们修路的总是这个样子。”
  
  行动

    从副经理到“修理工”
  
  从修理厂到海外项目、从张花高速到永吉高速1标,张海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来,如今,他已经是永吉高速公路1标项目副经理,分管材料和机务,项目部的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海总”。
  
  永吉高速公路1标项目经理胡志强说,让海总管机务和材料,就像定海神针定住了大海,让人放心。
  
  对于材料的把控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每一个环节张海洋都会亲自过问并参与,有时维修机器都会自己动手。大到碎石机运输皮带的转速,小到皮卡汽车的发动机,出了问题,张海洋都会自己或者带着下属一起修理,以致于项目部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个比修理工更像修理工的副经理”。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二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这种扎实勤奋、默默奉献的“修理工”本色。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很难将他和项目副经理联系起来:满身油污和灰土,一双黝黑、粗糙、满是裂痕的手,这些都是张海洋常年维修设备的见证。
  
  说起这些,张海洋显得很淡定,他表示,自己就是学这个的,以前也是做设备安装和维护出身的。“工地上的设备出了问题还要请外人来修,自己能干,不如就自己干,还能让项目部省点钱。”
  
  梦想

    从守望人到开拓者
  
  永吉高速公路1标项目是湖南路桥第八分公司中途从外单位接手过来的。前中标单位在设备、人员已经进场的情况下,因为一座石山横亘在规划线路上而无法开工,拖延了将近1年之久。第八分公司2012年6月接过该项目后,张海洋也分配到了这里。目前项目工作推进有序,已进入扫尾收官阶段。
  
  张海洋平时话不多,但在工作方面,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项目部成立后,张海洋提出建立碎石场的建议,将横亘在路基上的石山“移开”。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线路不通的问题,开采出的石料又可以加以利用,多余的还可以向其他地方出售。
  
  说干就干,做出决定后,张海洋带领员工开始了自己的“移山”行动。从设备安装调试,到爆破、采石、碎石、加工、运输,张海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介绍,建立碎石场,将大山移开后,采出的石料经过加工后还可以用到底基层上,省去了另外征地放置废料的钱。
  
  “算下来,这一举措为项目节约了近百万的资金。做项目就是要从节约成本、合理利用资源算起。”张海洋表示。
  
  对于张海洋来说,他没有豪言壮语,不奢求头顶的光环,有的只是扎根工作岗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地履行着一名筑路人的职责。“对我而言,认真做好一名筑路人,用心修好每一条道路,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身后的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就是承载自己平凡梦想的最好见证。”张海洋说。

来源:红网

作者:孟庆智

编辑:盛学运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2014/10/23/41015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