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春运24日落下帷幕。大潮褪去,车站、机场告别摩肩接踵,车票也渐渐不再“一票难求”。在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超过36亿人次实现“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根据交通部初步统计的数据,春运40天,全国公路发送旅客约32.6亿人次,同比增长6%;民航运送旅客4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水路运送旅客约4200万人次。
红网专题:温暖回家路——关注2014年春运
相关链接:2014年春运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33.23亿人次
春运落幕 湖南铁路共发送旅客1100万高铁占280万
铁路春运新变化:从“铁老大”变为“贴心人”
春运故事:走近春运“列车医生”:保护了一车人很有成就感
春运故事:小站站长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图)
春运售票员一天问好3000次 售火车票最快不到10秒
[NextPage]
全国铁路40天发送旅客约2.66亿人次,比此前预测多运约1000万人次,增长约12%。其中,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835.7万人,比去年春运最高峰日多发送93.1万人,创历年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交通运输部春运办公室负责人蔡团结说,春运难,难在运量太大,大到超过运能的支撑;春运难,还难在单向运输,数以十亿计的客流节前从东部向中、西、北部单向流动,节后返回。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NextPage]
这一难解的题目即使不易破解,却在公路、铁路、民航、水运运输系统等各方合力下,最大限度保障了旅客出行。事实上,必须面对的是,春运客流总数在未来20年内仍将持续呈现增加趋势。春运客流量未来突破40亿人次,可能不久即会到来。从1954年起中国有了春运记录,但那时的客流只有2300万人次。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民进城务工的兴起,春运成为社会现象。此后,春运呈现旅客运输量直线上升的趋势。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NextPage]
1984年,全国春运有5亿多人次客流,1994年突破10亿,2006年突破20亿,2012年突破30亿,客流量增长幅度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春运客流人数持续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的事实,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应该正确看待。”多年从事春运工作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晓明分析。新华社发(李少鹏 摄)
[NextPage]
春运的核心是回家团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认为,春节的核心是人性,我们应在如何人性化地办春运上做文章。那就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想旅客团圆之所想,急旅客团圆之所急。让春运走得更好,首当其冲的仍然是交通运输行业。杨传堂指出,从挖掘现有运输工具潜能角度看,要缓解春运难,需要各种运输方式“握指成拳”,铁路、公路、航空、航运尽快形成网络,形成便捷通道,释放春运的压力。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NextPage]
2月24日,在合肥火车站内,旅客排队准备上车。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2014年春运从1月16日至2月24日,共计40天。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NextPage]
2月24日,旅客在郑州火车站准备进站乘车。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2014年春运从1月16日至2月24日,共计40天。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来源:新华网
作者:齐中熙 林红梅 樊曦
编辑: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