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蒲明德在站台接送列车。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春运故事:走近春运“列车医生”:保护了一车人很有成就感
被“遗忘”的春运角落:站台“清道夫”(图)
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也是重庆车务段七龙星站站长蒲明德人生经历的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即将于2014年5月退休的蒲明德,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他1954年生,1971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扳道员、扳道长干起,直到成为重庆车务段最小车站之一的七龙星站站长。
七龙星火车站位于重庆江津区珞璜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全站仅有5名职工。因为人手少、工作多,上至保障列车安全,下至下水道疏通,事无巨细,老蒲都亲自带头干。2014年春运,原本可以调休的蒲明德仍坚持值班,春运40天里,他没有回一趟家,年三十也是与两名值班员工在小站里度过。
43年来,老蒲就这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NextPage]
2月24日,蒲明德从七龙星站站牌前经过。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也是重庆车务段七龙星站站长蒲明德人生经历的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即将于2014年5月退休的蒲明德,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他1954年生,1971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扳道员、扳道长干起,直到成为重庆车务段最小车站之一的七龙星站站长。
七龙星火车站位于重庆江津区珞璜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全站仅有5名职工。因为人手少、工作多,上至保障列车安全,下至下水道疏通,事无巨细,老蒲都亲自带头干。2014年春运,原本可以调休的蒲明德仍坚持值班,春运40天里,他没有回一趟家,年三十也是与两名值班员工在小站里度过。
43年来,老蒲就这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NextPage]
2月24日,蒲明德在给道匝上油,确保铁路安全运行。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也是重庆车务段七龙星站站长蒲明德人生经历的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即将于2014年5月退休的蒲明德,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他1954年生,1971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扳道员、扳道长干起,直到成为重庆车务段最小车站之一的七龙星站站长。
七龙星火车站位于重庆江津区珞璜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全站仅有5名职工。因为人手少、工作多,上至保障列车安全,下至下水道疏通,事无巨细,老蒲都亲自带头干。2014年春运,原本可以调休的蒲明德仍坚持值班,春运40天里,他没有回一趟家,年三十也是与两名值班员工在小站里度过。
43年来,老蒲就这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NextPage]
2月24日,蒲明德(右)在监控室与同事交接班。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也是重庆车务段七龙星站站长蒲明德人生经历的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即将于2014年5月退休的蒲明德,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他1954年生,1971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扳道员、扳道长干起,直到成为重庆车务段最小车站之一的七龙星站站长。
七龙星火车站位于重庆江津区珞璜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全站仅有5名职工。因为人手少、工作多,上至保障列车安全,下至下水道疏通,事无巨细,老蒲都亲自带头干。2014年春运,原本可以调休的蒲明德仍坚持值班,春运40天里,他没有回一趟家,年三十也是与两名值班员工在小站里度过。
43年来,老蒲就这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NextPage]
2月24日,蒲明德(左)在站台向经过车站的当地群众讲解安全知识。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当日,是2014年春运最后一天,也是重庆车务段七龙星站站长蒲明德人生经历的43个春运的最后一天。即将于2014年5月退休的蒲明德,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他1954年生,1971年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从最基层的扳道员、扳道长干起,直到成为重庆车务段最小车站之一的七龙星站站长。
七龙星火车站位于重庆江津区珞璜镇,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全站仅有5名职工。因为人手少、工作多,上至保障列车安全,下至下水道疏通,事无巨细,老蒲都亲自带头干。2014年春运,原本可以调休的蒲明德仍坚持值班,春运40天里,他没有回一趟家,年三十也是与两名值班员工在小站里度过。
43年来,老蒲就这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