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校·高职榜样 | 服务国家海洋开发战略 船舶与航运“技走天下”

来源:红网 作者:苗雪雨 编辑:曾拥璇 2021-05-12 16:30:06
时刻新闻
—分享—

860d4dc3713a6d457b0c425d9e3b486d.jpg

媒体团记者参观学校相关专业。

红网时刻5月12日讯(记者 苗雪雨 通讯员 何鹏 许文秀 邹贤良 黄晶)高光时刻,高职榜样。5月11日下午,2021第五届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采风团走进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来自全国近40家主流融媒体的教育记者朋友们走进校园,了解学校船舶与航运专业群的发展和变化。

紧抓船运历史发展机遇 

培养“智慧复合型”人才

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湖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高水平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需要一大批掌握“智慧船厂”“智慧航运”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类及航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及历史机遇。

此外,随着船舶制造业以及航运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培养的“新人”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船、机、电”合一的知识架构,还需掌握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

“要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实现跨专业、多专业融合。”船舶与航运学院院长徐得志认为当前急需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模式、路径、教学资源提出了系列挑战。”

徐得志介绍,船舶与航运专业群对接船舶与航运产业链,围绕造船、驾船、修船等全生命周期产业流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创新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打造“智慧航运”实践体系

船舶与航运专业群以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为指引,以“高水平、高质量”为建设目标,按照“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要求,围绕“智慧船厂、智慧航运”,构建多层次实践创新体系,建设实训条件一流、教学、科研、生产及社会服务全面覆盖的实训基地,将船舶与航运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当前,我们重点建设国家‘船舶类专业审图工程系统应用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虚拟船厂’,以提升研发与创新能力,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转型升级。”徐得志介绍,船舶与航运专业群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船舶制造业的应用情况,面向区域船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需求,与中船集团、中远海运等企业合作,在原国家船舶工程技术、航海技术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校企共建共享智能化、数字化、研创型实训基地。

打造国际化教育理念 

服务国家海洋开发战略

”一带一路“促交流,企业发展走出去。船舶与航运专业群充分利用各类国外合作院校交流项目,多元化、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促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对接,教学能力向国际化转型;探索专业群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加强行业间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船舶与航运学院因水而生,寄水而兴。”徐得志向全国的媒体朋友们推介船舶与航运学院,“我们始终秉承深耕船舶与航运产业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长江经济带及国家海洋开发战略。船行江海,技走天下。”

船舶与航运学院充分利用各类国外合作院校交流项目,多元化、多渠道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促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对接,教学能力向国际化转型。每年重点选派2名左右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培训,资助教师参加国际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活动。

“既然选择了船舶与航运专业群,我就决心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船舶与航运学院学生吕杰对自己的专业充满自信。

据了解,船舶与航运专业群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由船舶机械工程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组成。专业群对接船舶与航运产业链,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水上运输、海洋开发等产业全生命周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服务湖北省及长江经济带支柱产业(船舶与航运产业)建设及“海洋强国”国家发展战略,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苗雪雨

编辑:曾拥璇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ontent/2021/05/12/93305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