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届(2025)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年会”开幕式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通讯员 宁瑞欣)11月19日至21日,“第十八届(2025)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届年会以“服务支撑 共启新程”为主题,旨在持续助推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区的基础支撑和延伸服务功能,推动路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700位代表齐聚星城,共同为服务区的创新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届年会由中国公路学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中国公路学会服务区工作委员会与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11月20日上午举行了年会开幕式。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报告(2021-2025)》。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在规模、布局、功能与智慧化水平上实现全面跃升,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布局最广、功能最完备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体系。服务区不仅承担着补给、休憩等基本功能,更日益成为集路网运行、出行服务、能源补给、交旅融合、交能融合、数字治理、社会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保障国家交通大动脉运行顺畅、服务公众美好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2025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共产生A级服务区2处、B级服务区24处、C级服务区53处。此评价旨在持续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助力特色服务区优化定位,科学发展,持续释放路衍潜能,成为区域交通与经济文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场景。
随后还进行了主旨报告分享。20日下午,年会同步举行了5大平行分论坛和新成果发布专场活动。
21日上午,与会代表前往湖南长沙服务区以及长沙西服务区实地考察调研。长沙服务区作为湖南首个开放式主题服务区,在推进商业化运营的同时,高度重视公益服务建设,打造了集交通服务、商业消费、文化体验与公益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长沙西服务区是目前湖南省建设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区,以“湖湘文化沉浸式体验+现代化服务创新”为建设主线,全面融合网红购物、地方文化展示、智慧服务、综合能源补给等多元功能。考察过程中,代表们重点关注了服务区数智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新能源建设等创新亮点,而这些亮点也为各地服务区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湖南经验”。
近年来,湖南交通网络现已形成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省内“两小时高铁圈”“四小时高速圈”,“市市通高铁”“县县有高速”成为现实。铁路里程超6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8397公里,千吨级航道增至1276公里,形成“一枢纽两干七支”的运输机场网络,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湖南以“三保三大一创”专项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服务区“提质创优”,构建起品牌化、集约化、标准化、智慧化和“服务区+”产业融合的“四化一融合”发展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宁瑞欣
编辑:李海波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