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经过地磅,从长沙铜官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煌分公司驶出。
红网时刻新闻5月23日讯(记者 李海波 通讯员 袁东伟 张莺)5月22日9时22分,一辆湘ASXXXX牌照货车从长沙铜官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煌分公司驶出,位于出入口的地磅“一掂量”,货车车牌、轮轴、限载重量、车货总重等信息,就立马出现在了源头治超管理系统上。
“车辆驶过就能快速测出是否超限超载,相关数据也会同步上传至省、市、区县、站点治超信息管理平台。”湘江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齐天庙公路超限检测站一中队中队长杨文兵介绍,每台货车都必须经过地磅称重才能进出厂,这样可以很好地从源头控制货车超限超载运输。
这是湖南科技治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持续深化科技治理,着力提升治超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打造“全覆盖”“全天候”“全链条”的科技治超网。
“湖南于2022年底上线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省级一级部署,省、市、区县、站点四级应用’的方式。”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养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联网的多类型数据加密安全实时直采,为治超执法提供完整、精确的证据链数据。
据介绍,目前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覆盖120个超限检测站、438个不停车检测点、537个高速出入口与1006个源头企业。
对货运车辆、货运单位、重点货物等源头,湖南突出治超关口前移,充分利用技术监控手段,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管,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超载行为。
此外,为实现对超限超载违法车辆的精准打击,湖南建立违法车辆库与判别规则,利用重货车辆北斗定位轨迹数据,设定“电子围栏”,违法车辆进入围栏后自动报警,通过短信、APP等方式将车辆信息和轨迹同步推送给值班员、就近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共享违法车辆位置信息,精准稽查违法车辆,构建线上发现违法车辆、线下路面流动稽查、定向稽查、精准打击的有效模式。
从“人海战术”到“科技驱动”,从“各自为战”到“集成相融”,从“先行先试”到“超前引领”……近年来,湖南以“科技赋能、法治护航”为核心的治超模式不断优化,5个案例入选全国“公路治超典型案例”,超限超载率控制稳居全国前列。2024年,湖南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的超限率分别降低到0.27%与0.32%,优等路率分别达96.35%与95.96%,全年道路涉货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3%和5.1%。
来源:红网
作者: 李海波 袁东伟 张莺
编辑:代宏婷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