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娄高速:科技赋能快速打开工作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非夷 张巍 编辑:陈珏 2021-09-18 08:31:4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刘非夷 张巍 娄底报道

醴娄高速公路在临建工程中充分利用无人机、revit、BIM、电子沙盘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场站选址航拍化、临建设计三维模型化、技术交底可视化、主线工程动态展示化等建设目标,仅用15天优质安全完成了9标、10标、11标的项目经理部、拌合站、试验室、钢筋加工厂等临建工程,在科技赋能中快速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创造了“醴娄速度”,展现了“醴娄风采”。

醴娄高速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选址和revit三维模型临建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拌和作业区、小型构件预制加工厂、砂石料存放区、罐车停放区、工地试验室、职工生活区等临建工程选址科学、设计规范、布局合理,既方便施工现场管理,又极大优化了职工生活环境。


拌和场。.marked.png


拌和场。

利用阻燃彩钢板、彩钢瓦、反光标线、焊接机器人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统一配置最新试验仪器,确保了工地试验室15个功能室消防安全硬件齐全、分区管理部局科学、交通引导标志清晰、试验功能配套完善等目的。

利用BIM、电子沙盘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拌和现场管控可视化和数据传送信息化等目的,确保了拌和质量与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可控。同时,配备 HZS180强制式搅拌机、150t粉料罐、混凝土运输搅拌车、大功率装载机、 5T 桁车吊等新设备,确保了施工高峰期混凝土供应需要。


智能除尘。.marked.png


智能除尘。

利用智能化喷淋除尘装置,按照微电脑智能识别粉尘含量、智能调节喷淋强度的原理,对拌和场、料仓等重点场所进行全覆盖除尘降污,切实守牢绿色环保底线。

科技赋能是推进醴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管控的主抓手。醴娄高速公路在项目建设中,紧紧依托科技赋能手段,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突出科技创新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进度的支撑作用,切实提升项目建设管控能力和水平,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硬着陆。

试验室。.marked.png

试验室。

醴娄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国高网“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项目主线全长约154.271千米,起于醴陵市王仙镇双江村,由东向西经株洲市醴陵市、渌口区、天元区,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娄底市双峰县、娄星区,止于娄底市娄星区蛇行山镇,与已建成的娄怀高速公路相接。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20千米,路基宽34米,总投资250.43亿元,总工期48个月。项目建成通车后,对缓解沪昆高速株娄段交通拥挤现象,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网络,加强湖南省与长三角、云南、贵州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非夷 张巍

编辑:陈珏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ontent/2021/09/16/101477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