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地铁闸机通道“冷”“热”分明 回应:年前全线将实现扫码过闸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岳珊 编辑:陈珏 2019-09-20 09:04:27
时刻新闻
—分享—

(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因其位置在五一商圈地下,是长沙地铁名副其实的“人气王”。)

星辰在线9月1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对长沙人而言,地铁出行早已不是新鲜事。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手机扫码过闸坐地铁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新技术为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少市民网友最近向星辰全媒体记者反映,节假日和早晚高峰经常是“冷”“热”分明,扫码过闸排长队,传统闸机人流稀少。

(地铁2号线新增设扫码闸机。)

记者观察:

闸机通道“冷”“热”分明

闸机通道前竟然“一冷一热”?为一探究竟,9月18日,星辰全媒体记者前往了长沙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的不同站点。

地铁1号线北辰三角洲站,紧靠“三馆一厅”,是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星辰全媒体记者注意到,的确如网友反映的那样,在北辰三角洲地铁站2号出口前,共有六台闸机供市民刷卡出站,其中扫码闸机仅有一台。乘客集中进出站时,扫码闸机前出现了排队现象。不少市民因为不熟悉操作,往往在闸机前才将手机扫码页面打开,造成短暂的滞留现象。

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因其位置在五一商圈地下,是长沙地铁名副其实的“人气王”,每年节假日都是人满为患。星辰全媒体记者来到这里时,因为正属工作日,五一广场站近10个出入口前均并未出现明显的排队现象。围绕所有出入口细数一圈,扫码闸机的数量达到近20台,分部在不同的出入口附近,这当中还有新开的多台扫码闸机。不少学生族、上班族都选择用手机“扫一扫”,但当中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市民随大流排队从扫码闸机刷卡通过。

地铁4号线溁湾镇站,与2号线交叉,是长沙地铁在河西的一座主要换乘站,位于岳麓山脚的溁湾镇站,也是游客钟爱的站点。每个出入口前,紫色的传统闸机旁都设置有扫码闸机,但数量较五一广场站而言,明显偏少。但换乘站的分流作用,让扫码闸机排队的现象较少。

地铁1号线黄兴广场站,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站点,不少年轻群体在逛街、吃饭后,都选择从黄兴广场乘车回家、返校。星辰全媒体记者注意到,站点内仅有两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前仅有一个扫码闸机。

在不同站点出口观察一会儿后,星辰全媒体记者也发现,很多市民通常在扫码前才会拿出手机,打开APP与二维码页面的步骤“耽误”了不少时间,如果碰上“扫不出”的情况,就更影响通行速度,闸机的效率也就变慢了。

(地铁4号线溁湾镇站,与2号线交叉,是长沙地铁在河西的一座主要换乘站。)

市民呼声:

地铁出入口增设扫码闸机数量

在河西大学城读大二的学生晓晨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她以前一直使用的都是地铁卡乘车,但手机扫码坐地铁推行以来,地铁卡就已被她闲置。每到周末放假,她都喜欢到五一广场玩,尤其是4号线开通后,就更方便了。“有时候人多的确需要排队,不过通过起来还是很快的,可以理解。”

家住溁湾镇的王玲在芙蓉广场上班,平日里主要的出行工具就是地铁。“手机扫码坐地铁很方便,但闸机太少了,早晚高峰经常要排队。每次排队的时候,旁边刷卡的都没几个人,我都想去充卡坐地铁了。”王玲说,她希望地铁能够增加扫码闸机的数量,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地铁1号线黄兴广场站,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站点。图片均由 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 摄)

长沙地铁:

全线普通闸机年前实现扫码过闸

地铁出行到底有多热?星辰全媒体记者找来了一组数据,2019年五一小长假首日,长沙地铁线网单日客流量达125.62万乘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05%,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1号线客流量43.64万乘次,2号线客流量81.98万乘次。

2018年12月22日,“长沙地铁”官方APP经过半年多的开发与测试之后正式上线,扫码闸机也随之与大家见面。乘客可选用和包、银联、支付宝及微信等4种支付渠道的免密代扣方式进行购票、充值、扣费,并在新增的互联网售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全新的乘车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市民青睐。

如何实现不断增长的客流量与新技术之间的平衡,长沙地铁回应:长沙市轨道交通互联网售检票系统项目首期工程已于2018年12月21日上线运行,旨在引入移动支付和手机刷码方式来缓解乘客现金购票充值和遗忘车卡带来的种种不便。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高度重视长沙地铁APP闸机未能全线覆盖造成部分乘客排队过闸的问题,并多次召开研究会议。扫码闸机上线初期,1、2号线共设352台。截至2019年6月20日,长沙地铁1、2、3、4号线共有扫码闸机601台。1、2、4号线全线闸机计划于2019年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毕,3号线全线闸机在建设过程中将全部改造完毕。5号线及以后线路已定为全线采用APP兼容闸机。

(地铁1号线北辰三角洲站,紧靠“三馆一厅”,是市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岳珊

编辑:陈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