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铁噪音非小事,“静音令”彰显文明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覃艺淋 编辑:刘昱 2021-08-16 21:42:02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你是否常被地铁里外放的短视频噪音所烦恼?一阵阵专属抖音快手的魔性笑声从陌生手机中传出,明不识手机主人,却闻其手机噪音,让人生厌。近日,南宁市开启 “静音地铁”模式,新修订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特别新增了“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8月16日 广西新闻网)

地铁“静音令”的颁布并非新鲜事,在南宁之前,上海、北京、天津、兰州等城市早已相继出台相关规定,完善地铁静音规则,而在今年两会上,南京市政协委员也建议南京颁布地铁“静音令”。由此可见,给地铁降噪,营造良好的车厢声环境成为社会共识。和静音广场舞相似,静音令的出现顺应市民对高质量公共环境的追求,彰显城市人性化管理的文明魅力。还搭乘地铁的人们一个舒适惬意的乘车体验,不让他们被噪音打扰,这也是一个文明城市应有的温柔。

对多数人来说,地铁不仅是每天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一个让身心得到短暂安放的“中转站”。早晨,地铁能让上班族们在安静中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傍晚,人们可以在地铁上暂时卸下一天的疲惫,在回家路途中暂时放松自己。而突兀的手机噪音宛如划破宁静的刀刃,手机噪音外放者的自我享受建立在剥夺多数人应享有的安静环境之上,未免显得格格不入、太不厚道。静音地铁的打造势在必行。

新规颁布半个月以来,南宁市民纷纷点赞,表示耳边清净很多。但记者在报道中也提到,仍有一些乘客将新规抛在耳后,打开短视频外放成为惯性,需要旁人提醒才知道自己行为不妥。在以往相关报道中,不少乘客也吐槽,遇上一些外放“钉子户”,周围人一般只会用眼神表达不满,但不敢出言劝止,一位乘客甚至因上前劝阻被反打一耳光。当文明乘客的好言相劝被误解为“多管闲事”,无旁人帮助,甚至遭到外放者的恶意报复,势必会打击地铁乘客维护地铁声环境的自主性。

当规则被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并遵循,才体现出其存在的意义。静音令能否产生最大成效离不开市民自身素质和自我约束,例如自觉戴上耳机,同时也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静音地铁的后期维护需要多方合作。

相关部门应增加车厢流动巡逻人员,并且完善乘客举报噪音的渠道,保障噪音举报者合法权益,增强地铁车厢乘客互相提醒和帮助的自主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如在地铁内张贴海报、制作公益广告并投放车厢电视。特别是针对携带已有自主意识的孩子上地铁的家长,要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孩子,而非糊弄一句“只是熊孩子罢了”,孩子的公共意识必须从小引导。最后,针对特殊情况,如接听紧急电话,部门也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管理规则,避免“一刀切”,让人性化管理落到实处,让市民感受文明城市的和谐与温暖。

守护静音地铁,守住的不仅是一份安静,也是一个城市的人文温暖。

文/覃艺淋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覃艺淋

编辑:刘昱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ontent/2021/08/16/97862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