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安局9日通报了一起航班延误骗保案:从2015年至今,一女子涉嫌利用航班延误实施诈骗近900次,骗取保险理赔款300余万元。因涉嫌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且诈骗金额达到保险诈骗罪的追诉标准,这名女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6月11日 人民网)
这起被舆论定性为“薅羊毛”的案件,引起了网络以及法律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大多数网友认为,这样定罪太牵强,“规则你定的,我利用了你的规则,你告我诈骗”,“人、票、航班延误都不是假的,用什么骗的呢?”法律界人士,也大都不同意将其行为定性为犯罪。
复盘这起案情,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个是,李某曾有过航空服务类工作经历,在网络上精心挑选延误率较高的航班;另一个则是,5年时间,900次航班延误,算一下,平均每年180次,几乎2天一次。这反衬出,国内航空公司飞机正点率,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航空公司正常率排名,在全世界被统计的139家公司中,中国排名最高的是西藏航空(第94名),准点率最低的10家公司中,中国占了7家。
对于航班延误,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二是民航管理因素。目前的问题,多发生于第二种原因,是民航管理不善,尤其难以理解的是,飞机晚点后,航空公司往往不解释、不交代、不沟通,由此给乘客带来种种不便,甚至导致矛盾激化。
颇令人欣慰的是,民航部门正在这方面发力。2017年9月,民航局出台了《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 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并已取得显著效果。6月7日,民航局刚刚公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去年全国客运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461.11万班次,其中正常航班376.52万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为81.65%。
当然,正点起飞,延误有解释,有交代,是民航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不断提高正点率以及延误后的服务水准,更应成为民航运输业的一项过硬功夫。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曾拥璇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