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永州公路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守防疫保畅一线。
红网时刻通讯员 蒋华清 李艳君 齐东斌 永州报道
栉风沐雨不辞苦,抗击疫情献力量。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永州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以疫情防控和文明创建为抓手,全面动员,坚守一线,践行“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初心和使命,在战“疫”大考中汇聚文明力量,彰显责任担当,筑起了一道道阻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线上线下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卫生习惯养成好”
……
一幅幅宣传标语在公路沿线挂起来了,一条条温馨提示在办公楼大厅的显示屏上“亮”起来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永州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春运+防疫”应急预案。中心领导班子以“疫”为令,靠前指挥,一线督导,向全市公路系统发出倡议,引导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坚守岗位,共战疫情。
永州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宣传。线上,利用中心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等新媒体,向干部职工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号召干部职工春节期间停止公众聚集活动;在线推出全市公路女职工和职工子弟创作的抗“疫”作品,为疫情防控加油助威。线下,通过电子显示屏、标语横幅、印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
此外,在发动本系统干部职工的同时,永州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动扛起“省级文明单位”的社会责任,组织干部职工走街入巷,向社区居民普及疫情防控和预防知识,把防疫知识传递到基层。
截至目前,永州公路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在公路沿线重点路段悬挂横幅39条,播放视频音频资料700多小时,接受宣传教育的公路职工和普通群众达到900人次。
“疫”线保畅通 助力复工复产
省道S230线宁远K61+000处山体落石、国道G537线蓝山K47+100岭脚段山体落石、国道G537线蓝山南风坳K60+500-K65+900路面结冰……2月中旬,永州市普通国省道遭到寒潮大风和雨雪冰冻的强烈袭击。
灾情就是命令,保通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和春运返程复产复工的关键时刻,面对公路灾毁,全市公路部门吹响集结号,逆行而上,全力抗“疫”,科学保通。
养护、路政、治超等部门加强路面、隧道、桥梁24小时巡查、管控,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严禁并严厉打击随意封闭阻断国省干线公路、硬隔离支线公路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所辖公路安全运行。养护人员加强巡查,全面清扫辖区管养公路路面垃圾、尘土等残留物,坚决杜绝滴、洒、漏、脏、乱、差等现象。
疫情面前见本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公路人奋战的身影。全市公路系统、各区县公路部门干部职工共同演奏了一曲公路人抗疫的大合唱:
在零陵、冷水滩,公路人闻令立行,认真履行春运公路安全保畅管控职责,积极配合公安、交警、卫生等部门做好车辆拦截核查、登记、劝返、检查和隔离等工作。
在双牌、祁阳、东安,公路人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参与重要路口24小时值守,配合疫情防控人员对过往车辆逢车必查、每客必检。
在道县、宁远、新田,公路人按下“红手印”,日夜守护在公路监测点和疫情防控工作一线。
在蓝山、江永、江华,公路人日夜奋战,清理塌方落石,修补路面,消雪除冰,更新维护道路两旁的防护栏、防护墙,增设警示标识标牌,巡查重点路段“每公里”,奋战应急养护“第一线”。
防疫扶贫两不误
“因受疫情影响,双龙桥村扶贫养殖基地有2万斤草鱼、鲫鱼、螺蛳青急待销售……”抗“疫”期间,中心工作群发布的一条消息揪紧了大家的心。
双龙桥村是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扶贫联系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双龙桥村扶贫养殖基地鱼类、鸭蛋都严重滞销。
了解情况后,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立即在机关组织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经统计和对接,养殖户把鱼和蛋送到了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短短2个小时,1200多斤草鱼、螺蛳青鱼和3000个鸭蛋一销而空。
得知该村的扶贫车间因疫情影响开不了工,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领导又“急”了,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筹集了8万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资金。
公路职工朴实如路石的爱心要不止体现在扶贫上,也展现在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
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组建战“疫”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深入8号大院小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义务为小区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杀菌,在小区门口设置志愿服务岗,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对街巷道路进行消毒杀菌及卫生大清扫,清理道路两旁、绿化带内的塑料袋、纸片、果皮等垃圾。站路口,守楼道,消毒消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次次贴心的服务,“橘马甲”成为防控疫情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来源:红网
作者:蒋华清 李艳君 齐东斌
编辑:李海波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