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湘潭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机动车48.28万辆(不含农用机车),同比增长7.8%。其中,全市投入营运的机动车达到2.21万辆,占全市机动车的4.6%,非营运的机动车为46.05万辆,占全市机动车的95.4%。也就是说,湘潭绝大部分机动车辆作用于居民日常生活。
无疑,这是湘潭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道路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全市经济水平提高的有力体现。但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也给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基础建设、车辆管理等,带来一系列考验和挑战。
汽车、挂车数量增长最快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发现,2014年湘潭机动车中,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和挂车,摩托车数量略有增长,农用机车数量稳步增长。
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去年,湘潭汽车达到20.98万辆,同比增长18.2%,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载客汽车占89.3%,增长20.0%;载货汽车占9.7%,增长3.4%。值得一提的是,有两大类汽车增长势头呈现新亮点——进口机动车和校车。去年,我市累计进口机动车上牌8442辆,增长29.7%,其中汽车8431辆,摩托车11辆,同比分别增长29.6%和120.0%;校车达到236辆,较上年净增138辆,同比增长140.8%,用于幼儿园的占到了87.3%。
去年,全市挂车达到335辆,较上年净增58辆,同比增长20.9%,全部为营运重型挂车,其中个人拥有164辆,增长30.2%,占挂车的48.9%;农用机车达到1.92万辆,较上年净增0.18万辆,增长10.6%;去年,全市摩托车达到27.26万辆,同比增长近1个百分点。
另外,随着新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政策的出台,去年,全市机动车驾驶员达到54.26万人(不含农用机车驾驶人数),较上年净增4.30万人,同比增长8.6%,占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的19.3%。其中,汽车驾驶员44.72万人,占机动车驾驶员的82.4%,较上年净增4.56万人,增长11.4%。
多重考验迎面而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吕立高认为,机动车总量的增加,体现了交通运输力量的增强,不同种类机动车的变化性增长,说明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挂车数量快速增长,说明我市商贸物流经济正在快速发展。校车的增多,从侧面凸显了湘潭治理车辆超载的成效。”吕立高认为,湘潭确实离“汽车城市”不远了。
然而,正在我们大步迈向“汽车城市”时,由此衍生的挑战和考验也全方位地向我们袭来。最明显的是,违章驾驶猛增。“拿一大桥桥面高发的追尾和刮擦事故来说,市民们肯定不会陌生。”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均每天,一大桥至少发生一起以上交通事故,经常造成双向拥堵,这既有汽车数量增多的原因,也有驾驶员技术不够娴熟、违章超车等主观原因。因此,自今年年初起,公安部门特在一大桥桥面安装高清勘探设备,一旦车辆变道,将被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扣2分的处罚。
其次,社会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居民小区停车难,已成为最常见的问题。“现在,小区、商场、饭店、路面的停车位都不够,出门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停车问题。车子太多了。”家住建设路口附近的刘晓英女士告诉我们,为防止车辆停靠在小区单元入口,物业公司特设置了多个障碍物规范秩序。
另外,车辆增多,也激增了一系列服务质量投诉问题。市运管局维修科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维修行业接到的投诉同比上涨13%。“机动车维修行业中时常发生以次充好、少修多付、骗收费用、强制加价搭售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多管齐下解决难题
3月15日,我们从市环保局获悉,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有效改善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我市正式出台《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限行车辆区域限行的通告》。从今年7月1日起,我市将对未取得绿色换标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部分时段实行区域限行。
“政府的这次干预,是一次强有力的管理信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缓解城乡道路通行能力有限与机动车数量激增之间的矛盾。今年,我市将加快城市道路基础建设和现有道路的管护力度,进一步完善和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县乡干(支)道路的拓宽和硬化进度,努力满足城乡居民驾车出行的需要。
“公交体制改革,目的就在于大力倡导公共绿色出行。”市客管局公交科负责人透露,去年下半年,根据市民的出行需求,我市重新调整了公交线网,增加和改造了公交停泊站点。今年,我市两家公汽公司将在公交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再下功夫,制定升级版的管理系统,引导市民更多地选择公共出行方式。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行车秩序,市交警部门去年特在河东地区设置了多个十字路口监控设备和路边停车位。然而,面对驾驶员主观违章违规驾驶行为,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外,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严格按照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驾驶员培训环节进一步加大技能考核力度,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从起步阶段规范驾驶员文明行车。
文明行车还需施以严法
记者 谢雨
2月28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我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成功获得参加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通行证”。然而,要真正实现“文明行车”,构建现代文明交通,除了道德自律,严格实行交通法规,也十分必要。
拿身边随处可见的“低头族”驾驶员来说,去年,我市因车主驾车过程中接打手机而造成的追尾事故占到追尾总数的七成。今年3月9日晚,在建设路口,一辆湘D牌照的黑色小车因驾驶员接听电话,被湘潭交警处以罚款200元,驾驶员扣2分的处罚。然而,这位驾驶员却表现出不解和抗拒。因为,他认为驾车打电话属于行车习惯问题,不应该被当成交通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开车打电话成为不少人的驾驶习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有汽车在前方缓慢前行,并阻碍了后方车辆顺利通过的情况,而当你超过该车时,发现真正的原因是驾驶员正在打电话。更有甚者,驾驶员在“煲电话粥”,或边开车边发短信。其实,这种脱离前方视线的驾驶行为,极易酿成重大交通事故。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同时,自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对应当记分的52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全部记分,其中就包括了开车打手机。
在这个交通拥堵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拥堵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拥堵的源头。在这个交通事故不断频发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努力。良好的行车秩序必须用严法来获得,严格的法律也必须用严厉的管理来落实。
来源:红网湘潭站-湘潭在线
作者:谢雨
编辑:谢娟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