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注湘潭“三超”治理:郴州模式或可治好“三超”顽疾

来源:红网湘潭站-湘潭在线 作者:易书宝 编辑:谢娟 2014-10-22 15:11:0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湘乡治超工作人员上路治超

    湘潭在线10月22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易书宝 通讯员 赵晓娟 刘雪玲)如何卓有成效的治理公路超限超载,10年来,湘潭公路部门一直在努力尝试,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联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就在我市治超工作陷入困顿时,郴州市治超的经验似乎给我们送来了一剂良方。这一他山之石是否能攻下我市公路超限超载的顽疾,目前尚无法定论,但从10月13日的全市治超动员会及近期的一系列治理行动来看,确实让人感到了可喜的希望。
  
  四年磨一剑超限 超载重灾区成功治理顽疾
  
  郴州地处湘粤赣3省交界处,既是内地通粤达海的交通要塞,同时还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全国重点产煤地市、“华南能源基地”。境内公路总里程长达2.39万公里,保有货车6万余辆,公路运输比重达90%以上,全市三分之二的主干线和县乡公路为矿运、煤运重线。
  
  由于受经济结构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影响,郴州一度成为全省甚至全国车辆违法超限超载的重灾区:设计使用30年的107国道郴州段,结果不到6年就濒临瘫痪;交通事故频发;每年用于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修的资金近一亿元……
  
  2010年3月,郴州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治超风暴。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先后出台了《郴州市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管理办法》、《郴州市治理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郴州市治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办法》、《郴州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办法》等12个规范性文件;二是先后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11个治超站、12个治超卸载场、280个执勤点,路政、交警坚持全天候联合执法,做到了逢车必检、逢超必卸、逢超必罚;三是将治超工作纳入了全市综合绩效评估考核范围,出台了《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纪检监察部门配套制定了《实施细则》,从组织环节上确保了治超责任的落实
  
  在这些制度措施的保障下,郴州市在实施综合治超的4年多时间里(2010年3月—2014年7月),先后对15.6万台车次进行了处罚,卸载货物20余万吨,123人因阻碍执法被拘留,98名违纪违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350家责任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4名县级领导被诫勉谈话。
  
  重典治乱的结果是:郴州站点超限超载率由治超前的86.49%下降到了目前的0.1%,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恶性超载现象基本得到消除;在此基础上,公路优良率逐年上升,3年间上升了42个百分点,在去年年底达到95.8%。超限超载行为的根除,也给货运市场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货物运量运价齐升,使得非法车辆改装企业从源头上失去了市场。
  
  他山之石能否攻克湘潭治超难题
  
  与郴州市治超前的状况相比,我市的情形似乎要乐观一些。处于长株潭金三角地带的湘潭,虽有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运输并没有郴州那么密集和繁忙,全市保有的货车总量和公路通车里程相比郴州也少得多。
  
  即使如此,随着我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公路超限超载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日益猖獗的超限超载面前,不但道路运输能力、道路状况以及道路行车安全日益恶化,正常的道路运输秩序也逐渐被无序、恶性的竞争所取代。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市投入国道日常维护(包括道路的大、中修)的资金已高达3.5亿元,平均每年将近7000万元。除此之外,有业内人士估计,因为超限超载,由此每年给我市经济建设带来的直接损失将超过5000万元,间接的影响更是难以估算。
  
  市公路局治超办在总结我市治超难以取得大的成效的原因时,将其归纳为四点:一、部门联动不够;二、治超站点布局不合理;三、执法环境恶劣;四、源头治理工作难开展。
  
  他们认为,近年来,我市“三超”现象越来越严重,与之相适应的是治超工作在人员、站点、检测设备以及货物卸载场地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短腿”。而治超本来是一项涉及多方面,需要多部门联手的工作,但我市各部门至今没有取得有效的统一,各自为政的状况导致公路部门至今孤军作战。他们说,不实行部门联动,不向纵深发展,治超工作就难以取得大的实效,即便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风头一过,又会出现一切照旧的局面。
  
  今年8月底,全省治超工作现场观摩会在郴州召开,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市领导出席了会议,郴州市的治超经验让与会者眼前一亮:郴州治超成功的关键是将由部门主导的治超工作提升到由政府统一指导的高度。与会者认为,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只有这样,我市的公路超限超载顽疾才能化解。
  
  治超集结号吹响 湘潭多部门联手行动
  
  郴州现场会后,我市即着手全面发动“三超”治理的准备工作。通过充分酝酿和征求建议意见,9月底,我市推出了《湘潭市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方案借鉴了郴州的治超经验,又充分地考量了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方案,我市在此后的治超工作中将建立“政府负责、部门监管、多方联动、责任倒查”的治超工作格局,部门之间的职责协同分工将得到强化,源头治超长效机制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市领导希望,借此能使我市的治超工作在今后达到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目的。
  
  从10月13日起,湘潭市交通运输、公安、财政、工商、国土、城管、安监等部门开始联手治超。其实在此之前,湘乡市已经吹响了治超的冲锋号。9月22日晚,湘乡市公路局治超大队与湘乡市交警大队在湘乡城区进行了一次治超联合执法,拆、卸、罚、扣、赔、拘等综合治理措施首次得到全面实施,当晚即有17台超载货车被查,一名暴力抗法的货车司机被行政拘留5天。
  
  10月中旬以来,治超工作逐渐在湘潭市全面铺开,交警部门负责拦车、查扣证件、对改型车辆进行切割栏板处理,运政部门负责对改型车辆、相关证件进行查验和处罚,公路路政部门提供执法处理场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次开展工作。
  
  据市公路部门统计,10月14日至15日两天,易家湾治超站就查处了超载车辆92台,并对14台非法改型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了割板和恢复原状处理,卸载货物186.62吨。
  
  面对良好的开局,现场执法人员说,如此治超,不用多久,我市的运输市场就能得到净化。

来源:红网湘潭站-湘潭在线

作者:易书宝

编辑:谢娟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2014/10/22/410161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