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交警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一共收到22条合格的视频证据,其中20条来自市民的行车记录仪。对此,雨花交警大队安宣中队中队长彭彦表示,窗外抛物更需要市民监督的力量,“通过前期实践,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记录确实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车上装有行车记录仪的,建议大家都能在路上使用,很可能在上下班途中等红绿灯时,就会拍下某个乱扔垃圾的瞬间。这还能提醒拍摄者自己文明行车。”彭彦表示,对于手机拍摄,建议驾驶员不要轻易尝试,即便是路口停车待驶,也不应用手机拍摄视频,可请车上其他乘客帮忙拍摄。
实际上,在国内其他城市,行车记录仪也是取证车窗抛物的重要途径。比如安徽合肥,当地城管部门聘请了100名出租车驾驶员当“义务监督员”,在其车辆上配备行车记录仪,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车窗抛物的视频证据。
[数据]环卫工被撞超30%因清扫车窗抛物引起
车窗抛物,对于司机朋友来说,也许只是个不经意的坏习惯,但对环卫工人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工作量的加大,还可能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统计,国内环卫工人被车撞事件,超30%是因清扫车窗抛物引起。长沙市城管执法局市容环卫处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初到2013年底,全市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时发生的交通事故有459起,其中442人受伤,另有20人死亡。因此,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起车窗抛物,环卫工们用到的都是“恶习”、“深恶痛绝”等字眼。
8月26日,雨花区环卫局局长李文说,车窗抛物发生的地点通常是十字路口,时间往往是司机或乘客等待红绿灯的时候。开福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常见垃圾是烟头、槟榔渣、零食或早餐袋、瓜子花生壳,“体积比较小,打扫起来难度较大”。
对于车窗抛物给环卫工人带来的潜在危害,长沙市各区环卫局负责人均认为,这一方面需要加强针对全体市民的宣传和劝导,同时也需要交通管理部门的严厉处罚。
此外,使用机械化的设备,减少环卫工人进入机动车道的几率,也是目前的一种有益尝试。开福区环卫局今年以来就订购了一批新型环卫清洗车,对主次干道的机动车道进行冲洗、普扫。目前,开福区主次干道机动车道清扫和洗扫保洁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杜绝车窗抛物,可以让工人们的休息时间多一些,让交通事故少一些。”李文表示,自今年8月份起长沙集中整治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以来,“我们明显感受到情况好了很多”,路面上的垃圾量有所减少。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颖 张莹 曾雨田
编辑:盛学运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