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郴赤石大桥成功应用“主梁抗风拉索”施工工艺 国内首创

来源:红网 作者:谢娟 夏建明 吉博行 编辑:盛学运 2014-08-14 09:33:41
时刻新闻
—分享—

汝郴赤石特大桥在主梁施工中运用了“主梁抗风拉索”施工工艺,有效保障了大桥主梁施工期间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图为施工中在主梁上安装的下拉抗风索。

图为在大桥6号塔主梁梁端安装的“横桥向电涡流摆式TMD装置”。

赤石特大桥是汝郴高速公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作为打通整个厦蓉高速公路湖南段的关键所在,大桥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通车。

    红网长沙8月14日讯(记者 谢娟 通讯员 夏建明 吉博行)备受外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汝(城)郴(州)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目前工程建设整体进展顺利。8月13日,随着400吨千斤顶缓缓拆除,汝郴高速赤石特大桥7号塔主梁悬臂下拉抗风索顺利安装完成。这是国内在特大桥主梁施工中首次运用该工艺,有效保障了大桥主梁施工期间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
  
  赤石特大桥是汝郴高速公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地处湘南山区峡谷地带,跨越宽度约1500m的山谷,最大跨径达380m,桥位处风环境复杂。
  
  赤石特大桥7号塔建设单位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桥主梁采用挂篮悬浇施工,挂篮自重260吨、承载750吨混凝土,总重超1000吨;主梁跨径380米,为混凝土桥梁跨径世界之最,最大单悬臂距离190米,桥面高180米。正常情况下,风速在6级左右,风雨天通常超10级,瞬间风速可达12级。“这会对大桥悬臂状态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安全风险极高。因此,常规抗风措施已不能满足赤石特大桥安全需要。”
  
  对此,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组织国内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山区峡谷风特性、分析静风荷载、开展风洞试验后,了解到了动态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并最终采用了“在主梁上安装下拉抗风索+在梁端安装横桥向电涡流摆式TMD装置”的抗风措施。即通过在主梁悬臂侧张拉下拉索,以减小大桥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通过梁端安装TMD装置来减小主桥横向风致抖振响应,从而达到综合控制的目的,确保大桥主梁悬浇施工的安全。
  
  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赤石特大桥主梁共有16对、32根下拉抗风索,每个主塔的主梁对称布置一边两对,每对的两根下拉抗风索分别位于大桥主梁左右两侧。“‘主梁抗风拉索’施工工艺的成功实施,使得大桥主梁悬臂施工时可抵抗12级大风,进一步提高了主梁施工期间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实现了特大桥抗风措施技术上的创新。这一施工工艺目前在国内特大型桥梁建设中尚属首次运用。”
  
  作为打通整个厦蓉高速公路湖南段的关键所在,目前,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赤石特大桥建设者们正全力以赴赶进度,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建成通车。届时,湖南通往福建东南沿海这一重要国防战略要道将全面拉通,对湖南成功对接和融入闽台经济区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圈,及促进中部崛起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谢娟 夏建明 吉博行

编辑:盛学运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2014/08/14/41026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