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更新改装1100辆车达标
两辆全身苹果绿的新型渣土车开进会场,吸引众人目光。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渣土车采用的纵向开闭装置,密闭性很好,依靠车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一旦发现渣土冒尖儿等异常情况,车速就会自动降至每小时30公里。同时,监控平台还可以将北斗电脑发来的违规渣土车定位信息抄报交管、城管部门予以处罚。
根据去年5月全市所产生渣土量测算,预计应有7000辆运输建筑垃圾的渣土车需要更新改造。会上,12家运输企业当场与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等6家施工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承诺将全部采用新型渣土车进行作业。据了解,从今年3月底到现在,备案的89家运输单位已按标准改造1100辆渣土车。
针对市民对车辆改造进度过慢的质疑,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不少运输企业仍在观望,而按照现有的改造能力,完全能够在10月底前完成改造计划。“下月起全市将实行新的规定,不合格渣土车一律不能上路拉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行动呼吁运输企业加快改造工作。”
7月1日起,城管、公安交管等执法部门将严查违规上路的不达标渣土车。
900处工地月底监控作业
道路遗撒的土方来自建筑工地,源头管控是渣土运输治理的关键一环。在9日召开的建筑垃圾治理专题工作会上,本市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7月1日起凡不使用有资质的运输企业和达标车辆运输的,坚决不许开工,对不按规定落实的,坚决一查到底,给予处罚曝光,停工停标。
昨天,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承军表示,本市已开工的、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地有900余处,正在按计划安装渣土作业监控设备。“主要是在出口处和渣土作业地点安装电子摄像头。”目前,85%的工地已安装了监控设备,剩余的将于本月底全部安装到位。同时,住建部门和城管部门已建立共享的监控平台,24小时监控渣土作业流程。
据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如刚介绍,今年将结合APEC会议核心区域、重点区域、沿线道路及雾霾天气等保障要求,压减拆除项目、合理编排建设施工进度,控制消减建筑垃圾排放量;结合达标车辆运输能力,制定建筑垃圾排放计划,逐月提供出土工地台账,明确建筑垃圾产生量。本市将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违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
违规渣土车处罚不设上限
6月15日起,交管局、城管、住建委、市政市容委等部门将强化道路执法,在高快速路、环路、联络线等重点道路,设立联合执法检查站,严厉查处不达标车辆上路运输,同时还将加大堵门执法力度,加强夜间执法检查,强化对出土工地的执法检查。7月1日起,对于严重的泄漏遗撒和乱倒乱卸行为,将坚决追查运输车辆、企业和施工单位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将按今年实施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不合格车辆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每次处以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条例实行“加倍处罚”和“罚无上限”原则,意味着如果渣土车屡次违规,将加倍处罚,“理论上没有上限。”
同时,相关部门将对违法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施先登记保存、高限处罚。城管执法部门还将牵头成立建筑垃圾运输夜间综合执法队,加强对23时至次日6时的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响应群众投诉举报,30分钟内到达现场执法。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