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自行车”缘何骑不动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肖应林 编辑:谢娟 2014-04-15 15:03:46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链接: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投3亿4年瘫痪 运营企业赚钱
  
  武汉十万辆免费自行车成废铁 烂尾惠民工程闹心

    本报评论员 肖应林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境地。(4月14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国内城市都在为缓解城市拥堵、鼓励绿色出行想办法,比如通过提高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事业;比如财政全额补贴,让市民免费乘车;比如在城市各个重要交通节点,推出“公共自行车”等等,斯诚可喜。然而,武汉一个曾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民生项目,在运行4年多之后,却以失败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无疑值得人们深思。
  
  不妨先看看报道披露的情况,对于公共自行车项目,武汉市采取的是“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模式。当时,这一项目曾引来众多商家的争抢,其中,一家叫鑫飞达的企业拿下除青山区之外的所有主城区运营权,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然而,运行4年多来,基本状况又如何呢?按照网友描述的租车经历:从上午到下午,跑了10里路,找了16个站点,都无车可租或无法还车,甚至遭到工作人员揶揄,“坐公交、打出租更方便,为何租自行车?”媒体记者三月和四月在武汉街头随机探访发现,许多用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岗亭都无人值守,或者改为卖报售烟的商摊,停车棚成为汽车停靠点,智能租车系统也无法使用,即使有几辆自行车,也多是“缺胳膊少腿”的破车。
  
  对此,有关部门称,政府对企业方面投入的广告资源和各项补贴,足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但拿下项目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却说,由于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现已无力继续,面临瘫痪我们也没办法。”
  
  显然,这又是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没错”的事儿了。背后是否有什么猫腻,这是公众普遍关注的。而更让人思考的是,在当前各地热衷于把包括民生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都推向市场的语境中,政府的“有形之手”究竟该怎么作为?武汉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从曾经的“民生工程”变成现在市民的“闹心事”,报道中就透露这么一个细节:鑫飞达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都说不清;当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既缺乏制约措施,对其经营状况也不掌握。两年前,就屡屡有媒体曝光自行车站点“太多坏车”、“无车可租”等,但相关部门未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
  
  把一些项目包括民生项目,采取某种方式交给社会来做,这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大胆尝试。但更多的事实也告诉人们,企业从来都是以利益为第一追求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骑不动了深刻启示人们,在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把一个民生项目推向市场,政府的监管作用尤为重要,而不是把项目启动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肖应林

编辑:谢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