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双节假期,事故和拥堵“双下降”——湖南高速“空中交警”首次全面实战战绩亮眼
2025-10-21 14:39:10 字号:

双节假期,事故和拥堵“双下降”——湖南高速“空中交警”首次全面实战战绩亮眼

很多细心的驾驶人发现,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虽然车多了不少,可堵在路上的时间没那么长了,事故处理也快了不少。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假期期间亡人事故数同比下降,全省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未发生长时间大面积拥堵。

事故和拥堵“双降”背后,是“空中交警”超长待机的坚守——警用无人机在高速路段首次全面实战应用,共出动无人机1512架次,总飞行时长超385小时,高空喊话快撤事故536起。

事故处置效率提升40%

“前面是收费站,两位驾驶员请把车开过去,交警在那里和你们会合。”10月1日11时40分,许广高速735公里往南方向的超车道上,两辆小车发生追尾,两位驾驶员正下车查看,听到头顶无人机喊话后,两人迅速上车驶离。

同一时间,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交管四支队情报指挥中心,巡飞民警正将实时画面同步到大屏幕,值班民警立即呼叫附近民警赶往该收费站。5分钟后,在收费站安全区域,民警根据指挥中心发来的事故画面,迅速完成了事故处置。

“这次事故发生在超车道,很容易形成长距离拥堵,并且二次事故风险很高,由于无人机快速到场喊话处置,避免了拥堵蔓延。”高速交管四支队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石晨军介绍。

“以前接到报警或监控发现警情后,民警赶到现场平均需要15分钟,现在无人机到场平均用时不到3分钟。”省公安厅交管总队科技保障支队民警肖志威介绍,无人机勤务大大提高了事故处置响应效率。

假期里,这样的“空中快处”发生了536次。无人机巡航覆盖许广、沪昆、岳临、二广等多条重点高速公路路段,形成全域动态监测网络,并将无人机作为警情处置“第一响应员”,实现“早发现、快处置、防拥堵”的实战目标。

肖志威介绍,国庆假期,高速“空中交警”独立处置的警情占比达27%,参与处置的警情占比达40%,“较传统模式,事故处置效率提升40%。”

巡逻效率提升3倍,快速发现消除隐患

“不要在路上逗留,赶快撤到护栏外!”10月6日23时15分,沪昆高速1069公里西往东方向,一辆小车因故障停靠在应急车道,司乘人员在车旁徘徊,身旁是呼啸而过的车辆,场面令人心惊,巡飞无人机第一时间发现,马上开着探照灯、爆闪灯喊话,几人迅速撤到护栏外,无人机则持续进行空中警戒,警示后面的车辆。

“传统警车巡逻50公里往返需70分钟,现在通过部署无人机,巡逻50公里只需25分钟,效率提升近3倍。并且无人机视野更高更广,巡逻效率大大提升。”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高速一支队警航大队大队长李正介绍,目前,已实现单机和机巢式无人机组按预设航线自动巡飞,能够全自动巡逻并实时回传交通流量、拥堵、障碍物、烟雾、事故等异常画面至指挥中心。

“空中精准发现、地面快速响应,大幅提升高速交通事件处置效率与道路通行安全水平。”李正介绍,比如,高速二支队通过无人机日均处置交通事件16起;高速四支队完成354趟次巡航任务,精准识别并处置风险隐患165起;高速五支队“空中巡查”联动“地面快反”41趟次,累计高效处置路面异常40起;高速六支队无人机抓拍各类交通违法1130余起,实现“巡查—预警—处置”闭环管理。

“第一次‘吃螃蟹’,免不了‘踩雷’。”省公安厅交管总队科技保障支队副支队长赵海深介绍,首次全面实战应用,仍出现一些问题。如飞手有缺口,有的飞手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部分机巢出现离线等技术故障;受地势、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出现数据传输延迟、画面卡顿等现象。

“这次全面实战,验证了‘空地一体’协同作战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下一步,将完善设备运维体系,强化人员实战培训,全力打造‘空地协同、全域覆盖、快速响应’的智慧交管新模式,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坚实保障。”赵海深说。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珏 实习生田夏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