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如何推动湘桂运河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湖南对外征求意见
2025-04-07 09:06:24 字号:

如何推动湘桂运河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湖南对外征求意见

多式联运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举措。

如何持续推动湖南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日前,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起草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统筹推动全省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提升物流主通道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动交通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口岸及国际物流通道等高效衔接、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呼北高速等国高待贯通路段建设,实施G4京港澳、G60沪昆高速等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全面建成“七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加快湘江、沅水等主要水运通道的通航等级提升,全面打通水运“十字”大通道。加快推动松虎航道开工建设,打通通往长江第二水路通道,积极开展湘桂运河前期研究。加快铁路干线建设进度,推动京广、沪昆、洛湛等运能趋于饱和的既有普铁线路扩能,着力构建“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

目前,湖南的货物要从水路出海,只有北上长江一途。而湘桂运河建成后,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使湖南拥有“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双入海通道,打通航运发展的“任督二脉”。今年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提出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十五五”(2025年—2030年)规划的建议。而在2023年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关于支持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建设的建议同样聚焦湘桂运河。目前,湘桂运河预可研招标已结束。

推进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加快长株潭、岳阳、衡阳、怀化等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群)建设,增强长沙枢纽国际服务功能,推动建设岳阳长江区域性航运中心,强化衡阳枢纽集聚辐射能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国际陆港。推进其他城市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加快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建设岳阳、长沙、常德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同步推进有发展需求的其他港口建设,打造湘江中下游港口群,统筹推进城陵矶港、虞公港、铜官港、霞凝港等组合发展。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与综合货运枢纽衔接,推动铁路场站向重点港口、枢纽机场、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主产区延伸。有序推进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建设,强化枢纽机场货物转运、保税监管、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陆港、水港、空港联动发展,发挥港口枢纽对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布局建设国际寄递枢纽和邮政快递集散分拨中心。

提升节点集疏运效能

深入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港区、园区多式联运公路铁路“最后一公里”的“硬联通”项目建设。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推进港口、铁路货运枢纽、空港物流(园)区等多式联运节点的高效衔接,强化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化运作。依托主要港口、重要口岸、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一批大宗散货混配和接卸中转基地,提升节点综合服务能力。

推广“一单制”“一箱制”模式

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扎实推动“一单制”发展,探索应用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推动各类单证电子化,实现“一次委托、一票到底”的联运模式,推进多式联运单证应用创新,拓展“一单制”服务功能。推动“一箱制”发展,建立健全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探索“中途不换箱、全程不开箱”的一箱到底服务模式。

优化城乡末端配送网络

持续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城市创建。加快构建以物流分拨中心、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网络为主的城市配送体系。鼓励共享配送模式,通过共享仓库、共享车辆等配送资源共享,提高配送资源利用率。优化完善城市货运服务网络,研究推广城市配送专用中型厢式货车,合理设置货车通行区域、线路、时段要求,鼓励取消轻型以下新能源城市配送货车通行限制,研究新能源城市货车通行限制范围。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通过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等方式,构建农村客货运、邮政快递、物流、电商等“一网多用、一站多能、多点合一、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构建规模适度、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高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培育大型多式联运市场主体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打造集运输、仓储、管理于一体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在运输装备研发、多式联运单证统一、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整合地市一级的港口资源,推进全省港航资源由资产整合到业务整合、由实体资源整合到市场资源整合。加快培育具有跨区域联通和全过程管控能力的平台型、综合型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企业,提升多式联运、库存管理和分销配送、通关清关等服务能力。省级层面积极研究出台支持政策,吸引更多外省水运企业来湘(注册),引进国内外优秀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来湘设立总部基地、营运中心、区域分拨中心和云仓,提升湖南物流与多式联运市场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力争在“十五五”末培育2家左右企业进入国家前30强。

提升国际物流全程服务能力

依托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提升我省国际物流“端到端、门到门”全程服务能力。稳固扩大向北、向南和向西通道中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发展的比较优势,推动中欧班列(长沙)、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班列进一步“稳规模、优结构”;继续强化向东通道,发展岳阳城陵矶国际江海联运,稳步提升国际直航运输频次和质量;加强向上通道建设,统筹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国际客货运发展,拓展国际航空物流服务范围。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物流合作,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等区域多式联运工作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完善湖南至周边省份及国家重点物流走廊的联通。

目标

到“十五五”末

我省多式联运通道进一步完善,枢纽节点运输效能不断提升,“一单制”“一箱制”加快推广,交通物流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培育形成数家多式联运龙头企业,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绿色智能的多式联运网络,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与“十四五”末相比,水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和14%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到2035年

全面建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衔接”、联运线路“一网联通”、运输信息“一站互享”、联运规则“一单到底”、发展环境“统一有序”的多式联运体系。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的区域辐射能力和国际联通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国际国内跨区域跨组织跨产业跨企业之间“有货可运,有货能运,有货愿运”的局面。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成本显著降低,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反馈方式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电话(传真):0731-88770033

2.电子邮箱:ysc88770138@163.com

3.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199号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收;联系人:苏瑛;联系电话:0731-88770579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4月28日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陈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