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7月29日,“工聚匠心・筑梦交通”湖南省高速公路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启动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将创新打造“1+1+1+N”数智培训体系,让工地变身技能“充电站”,推动农民工从“工”到“匠”转变。
会议正式发布了《湖南省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及《湖南省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具体操作指引。会上,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数智化培训管理(一会三卡)平台上线运行,首批全省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被授牌。
据统计,在湖南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农民工达10万人,全省交通建设项目用工达30万人。为让农民工群体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携手,在全省高速公路、重点水运建设项目联合开展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行动,把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加快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
依据《实施方案》,湖南将创新打造“1+1+1+N”数智培训体系,让工地变身技能“充电站”。该体系以智能培训平台为核心枢纽,以中心提升站为实体基地,配套标准化课程体系,辐射带动N个工区提升站形成培训网络,并通过N个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这一创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让工友在工作间隙就能轻松“充电”。
在全省交通建设领域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都将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中心提升站。工友可以在站内参加师徒结对、技能比武、创新交流等活动;通过VR设备体验各种施工场景,在模拟操作中掌握电工、起重等专业技能。目前全省已在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项目、株耒扩容项目、茶江高速项目建成全省首批3个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
根据规划,2025年,湖南在全省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建设项目建立提升站示范点,培训提升农民工不少于1万人。2026年以后,在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市州交通建设项目延伸拓展,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农民工长期身处想学没门路、会干没证书、手艺好却换不来收入高的困境,《方案》将打破农民工多重困境,实行湖南交通建设领域农民工‘培训全覆盖、全员增技能、薪酬相挂钩’,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省交通运输工会主任李曙光介绍。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总工会、省交通运输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交通运输工会、省交通质安局、省港航水利集团、中交四航局承办,省高速公路集团、省建设投资集团、湖南交通职院、望城区人民政府协办。
来源:新湖南
编辑:李海波 实习生 罗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