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交通40年丨“艰苦岭”上的养路工 40年芳华坚守养护一线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波 编辑:陈珏 实习编辑 曾拥璇 2018-11-02 11:39:4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变靓变“小”是从公路开始的。从中国第一条标准汽车公路——长潭公路的建设,到现在的公路建设成网,湖南公路正在和谐嬗变中实现提质升级,为湖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红网联合湖南省公路管理局深入基层,追溯湖南公路发展历史,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客观地展现湖南公路40年发展与变迁。本期将走近炎陵公路。

因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耕熟岭道班被人称为“艰苦岭”。图为耕熟岭道班旧址。

1975年,工班严重缺员的情况下,罗王苟主动请缨来到耕熟岭道班,将一条昔日“下雨跑车像行船”的公路修护成良等路。谈起往事,罗王苟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红网时刻记者 李海波 通讯员 苏敏 李人亮 炎陵报道

  “你看,这就是我们以前的道班。”罗王苟指着眼前的一栋简陋破旧的平房告诉记者。今年65岁的罗王苟,虽已退休多年,但一聊起跟公路养护相关的事,不善言辞他立马变得活跃起来。

  罗王苟是炎陵县公路局的一名养护工,眼前这栋破败的房子是他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名为耕熟岭工班。

  如今,耕熟岭工班撤销了,但罗王苟等养护工人对公路事业的付出,至今让人动容。

  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劳模罗王苟,听他讲述40年芳华坚守公路养护一线的那些事。

  上“艰苦岭”

  1968年,罗王苟15岁,正好碰上酃县公路段(现为“炎陵县公路局”)在招聘养路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罗王苟报了名。谁曾想这个偶然的选择,竟让他一干就是40年,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那个时候没有想太多,只是想找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报名被选聘上了之后,通过不断深入接触公路养护工作,慢慢就爱上了这一行,这一干就是一辈子。”罗王苟笑着说。

  1975年,罗王苟刚成家不久,就碰上公路段工班严重缺员。

  地处井冈山西麓、海拔1400多米、距炎陵县城70多公里的耕熟岭道班,被人称为“艰苦岭”。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炎陵县公路段的领导为这段路的长久失修而发愁。

  “就让我去吧!”关键时刻,22岁的罗王苟对段长说。第二天一早,罗王苟便卷起铺盖,驾着小四轮上了耕熟岭。

  扎根高山

  耕熟岭是106国道连接湘粤的要冲,当初是作为简易公路修建的,30年来仍是砂路。由于长久失修,路面坑洼连串、乱石成堆。

  “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形时,触动还是很大的。当时我就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里的路养成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全良路。”罗王苟回忆到。

  然而,在这里养路,却异常艰辛,需要比在其他地方付出更多。

耕熟岭路段人烟稀少,处处崇山峻岭,环境艰苦。图为养路工人在小憩。(炎陵县公路局供图)

  “当时我们耕熟岭工班所在地气候恶劣,方圆几十里人烟稀少,处处是崇山峻岭,养护的17公里公路转过127道弯,很多被分配到这养路的人,好些个都坚持不下去,干了几个月就走了。”罗王苟再次陷入回忆。

  为了管养好耕熟岭工班的17公里路段,罗王苟的词典里少了“休息”二字,重活、苦活、脏活,他都抢着干。每天,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硬性任务:拉黄土,最少27车,拖沙石,不少于15车,不完成任务不回工班。

  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是太阳晒顶的酷暑,每天,天刚蒙蒙亮,罗王苟就做好了出车准备,一直干到天黑才下班,每天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

  有时在远地段工作,罗王苟就会把炊具一带上,等到中午肚子饿了的时候,就在路边找个地方临时搭个煮饭的台子,就着早上已经炒好了咸菜、海带等,解决吃饭问题。

  罗王苟的先锋模范作用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凝聚力,一种吃苦耐劳的风气在工班逐步形成。

  艰苦的劳动结出丰硕之果,1980年,他就任班长的第一年,工班就获得了“全良”的称号。1989年,耕熟岭工班雨季养路的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耕熟岭工班也为此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了“模范班组”称号,罗王苟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作为全省3万多养路工人的唯一代表赴京参加了国庆40周年群英会。

  心系唯路

  哪里艰苦,哪里缺人,哪里就是罗王苟的家。

  1986年邻近中村工班路况大幅度下降,过路的司机抱怨诸多。时任务耕熟岭工班班长的罗王苟,主动要求到中村工班。

  到了中村班后,罗王苟发挥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既是班长,又是司机,除了运输成本路用砂石材料,还要装卸、铺路,一人干三人的活,还要兼职做炊事员的事。后来,他干脆把妻子叫来,负责做饭等后勤工作,自己集中精力修路。

80年代修路场景。(炎陵县公路局供图)

  罗王苟的精神让养护班职工深受感染,全班人全心投入修路工作。一年时间,中村班管养的10公里路,从之前的坑坑洼洼实现全良。这一年,罗王苟只休息了6天。

  中村班的情况刚好转,没想到,离开仅一年,耕熟岭路段又陷入困境。

  1987年,县段推行组合承包责任制,投标时,比较好养护的路段和壮劳动力很快快被组合了,只有耕熟岭无人问津。在此情况下,罗王苟又毫不犹豫地去领了“军令状”。

  当时妻子哭了,“又发什么神经,好不容易下来,你又要去,你也不为这个家想一想,孩子大了,在那个深山老林,去哪里读书?”一赌气,妻子回了娘家,年幼的孩子哭着要娘。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罗王苟这位铁打的汉子流泪了。

  但一想到他曾经用血汗养护好的耕熟岭公路,因为没人去养护又将变回以前的坑洼,罗王苟不安了。最后,他铁了铁心,匆匆将孩子托付给了熟人,第二天一早就上了耕熟岭。

  当时正值雨季,接二连三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公路水毁严重。罗王苟迅速组织全班人员夜以继日抢险。连续2个月,许多人靠吃海带、咸菜度日。

  艰苦的环境下,罗王苟累倒了。医生给他开了半年的休假条,可他只休息了4天,就悄悄上了耕熟岭。妻子知道拗不过他,后来也跟着一起上山当了炊事员。

  据统计,从1980年担任班长至2008年退休,罗王苟休假共未超过3个月。在40年的养护职业生涯中,有20多个春节,他都默默坚守养护一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罗王苟手上因养护工作留下的创伤,至今清晰可见。

  多年长时间的超负荷劳动,长时间的艰苦生活,让当年身强体壮的罗王苟染上了多种疾病,影响至今。手上因养护工作留下的创伤,至今清晰可见。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做这养护工人这个职业时,罗王苟笑着回答说:“我的命运与公路紧紧连在一起,我甘愿做一辈子铺路石。”

  《南村辍耕录》里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一生只做一件事,便能做到极致,便能打动人。

  罗王苟,一辈子,只做了公路养护这一件事!为了公路养护这一件事,做了一辈子!从豆蔻少年到两鬓渐白,他始终奋战在公路养护一线,将最美好的芳华献给了公路事业,守护着炎陵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成就了铺路石的荣光与梦想。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波

编辑:陈珏 实习编辑 曾拥璇

本文为交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t.rednet.cn/c/2018/11/02/408854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