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滴滴、优步、快的等网约车发展迅猛。然而,网约车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也遇到了身份、安全和盈利等一系列问题(本报6月16日曾以《合同难落实,滴滴司机想退伙却遭拒》为题,报道网约车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网约车发展瓶颈怎么打破?
案例1
打的四五十元,滴滴却收了140多元
王娟是湖南某科技公司高管,为图方便常用滴滴等打车软件。6月17日下午2时左右,王娟和同事要前往金桥,便用滴滴叫了一辆快车。没过多久,司机来电称,他还在长沙大道,距离东塘还有一段距离,如果王娟不愿意等,可以自己取消订单。
因为赶着去开会,王娟取消订单后,又另外叫了一辆滴滴快车。“第二辆车就在附近,来得很快。”王娟说,她和同事坐在后排聊天,并没有注意到司机绕行等情况。下车后,两人迅速跑到会议室开会。当天下午5时左右会议结束后,王娟通过微信支付车费时大吃一惊,不到25公里的路程,车费和其他一些费用加起来高达146.2元,抵扣4元优惠券后,实际花费142.2元。王娟说:“这段路程,我平时打的也就四五十元。”
记者从滴滴收费页面看到,王娟从平和堂东塘店到金桥原本不到25公里的路程,却走了36.7公里,花了81分钟。除了在里程费上花了51.4元,滴滴快车还按每分钟0.2元的收费标准,在时长费上收了16.2元。此外,还显示29.6元的远途费和因临时加价0.5倍而多出的49元。
王娟向滴滴客服投诉。滴滴客服查询了王娟的订单,发现该订单的确存在司机绕路等现象。经过协商,滴滴客服退还了王娟30元。
案例2
一言不合,滴滴司机竟动手打人
回忆起6月17日乘坐滴滴快车的经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小恺(化名)仿佛做了一场噩梦。
当日,小恺等四名同学在喜盈门·范城K完歌后,叫了一辆滴滴快车返校。上车后,小恺的同学提醒邹某,如果没有到达目的地,就不要点已经到了,否则要扣费。没想到,这句话惹怒了司机。
“他从车上掏出7块钱,甩在我同学身上。”小恺说,同学说不要钱,结果车子走了十多米后,司机把车一停,要求四人下车。下车后,一名女生没有关好门,小恺便又关了一次,此举又惹怒了司机。
“他说我是故意挑衅,下车对着我额头就是一拳。”小恺说。
直到附近保安上前制止,邹某才罢手。而小恺的额头“肿成了包子”,主治医师周全介绍,伤者主要是头部伤,身上有外伤。考虑是轻微脑震荡,还需要留观。
事后,滴滴出行长沙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向伤者道歉,垫付了医药费,并对驾驶员邹某进行禁止营运处理。后期,还将配合警方调查,如果确实是司机责任,将与其解除合约并罚款。
案例3
本是平台漏洞,却要罚司机的款
跑了一个多月的邱师傅被滴滴“禁运”了。说起自己的遭遇,他直“喊冤”。前不久,他接了个拼车单,两个学生伢子从河西奥克斯广场出发,一个去金塘社区,一个去岳麓区政府。
第一个学生下车后,邱师傅送第二个学生时,软件计价已到12元多,到达目的地则要20多元。这名学生认为比平时贵得多,当场就向滴滴客服投诉。邱师傅也很尴尬,他说:“我完全是跟着导航走。”后来,滴滴平台罚了邱师傅82元。
前几天,邱师傅从八一路送一名女子去高铁长沙南站坐高铁。按理,也就二三十元车费,但车行至雨花区花侯路,软件计价已跳到59元,邹师傅赶紧按“到达目的地”。女乘客怪邱师傅乱收费,并打了投诉电话。邱师傅说:“导航、计价都是软件平台在运作,顾客投诉,挨罚的却是苦逼的司机。”
专家支招
网约车的身份如何合法?
问题:面对蜂拥而至的私家车,滴滴等平台却无法赋予它们一个合法的身份。运管部门随时可以涉嫌非法营运为由,查扣车辆,对司机处以高达2万元的罚款。
对策:地方政府与打车公司的合作探索,使得专车发展有了新的路径。去年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使得专车的“合法化”成为可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认为,上海模式是“政府管平台,平台管车辆”,这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模式,网约车租用平台的信息服务并接受管理,而专车平台则代表网约车辆向公众和政府负责。
网约车如何保证乘客安全?
问题:民众最关心的是滴滴等网约车的安全问题。今年3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联合多部门约谈滴滴、优步、神州、易到、星星等5家网约车平台。经初步排查,深圳市网约车驾驶员中发现有吸毒前科人员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
对策:门槛低、把关松是一柄双刃剑,它让滴滴等网约车迅速占领市场,但也埋下了重重隐患。专家建议,网约车应当更注重自身的规范,从“C2C”模式(私家车服务个人)转型为“B2C”模式(合规网约车服务个人),不仅对车辆高要求、司机严把控、服务标准化,也能使客户有更良好的体验。
网约平台如何留住乘客和司机?
问题:从目前的专车市场行情来看,烧钱补贴大战是各打车软件依附于巨头抢夺市场份额与用户口碑的短期行为,用户黏性较难把握,用户与司机都是哪儿有补贴奔向哪。尽管滴滴等平台去年就开始实行新一轮的动态调价机制,在高峰期间调价3倍甚至4倍,但愿意为高价买单的用户少,王娟就是其中一例。所以,依赖补贴起量的专车市场带来的一家独大有着其脆弱性。
对策:专家建议,目前网约车市场亟待通过技术和算法建立一种匹配中国市场用户的透明价格浮动机制与盈利模式。比如说可以基于地图的走向匹配商家广告,甚至配置O2O服务创造新的需求;还可实现会员出行、便捷叫车、车载产品交互等盈利;甚至可以延展到订餐、订酒店、订门票等,构建基于打车为中心的O2O服务平台。
期待网约车监管尽早落地
庹新岗
搭网约车,25公里路竟收了140多元;一言不合,滴滴司机竟动手打乘客;本是平台漏洞造成的错,却要罚司机的款……如此这般,网约车的问题频频发生。而这并非网约车的原罪,更多的应该还是监管不到位的原因。
现在,除了上海等少数地方将网约车纳入相应监管外,其他地方还在观望中。有的纵容其野蛮生长,有的则比照打击“黑车”来治理,而这些方式明显落后于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因为,网约车不是“黑车”那么简单,它顺应了“互联网+”潮流,是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发展不是禁不禁的话题,而是该如何规范管理。
任何事物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网约车暴露出的种种弊病,恰好给有关方面加强监管带来了契机。问题暴露得越多,相应的监管就越有针对性。以前我们或许还可以找理由说,新事物诞生的时候,不能管得太多,担心一管就死。但是网约车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它的业务范围从一二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甚至更多城镇,那么现在就应该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对诸如随意加价、胡乱拼车、伤客等问题进行规制。
网约车是新兴行业,不能因为监管不严、不自爱等原因导致问题不断,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出租车改革和专车监管规定的征求意见稿。我们希望,网约车的监管细则能尽早出台,监管部门能尽早行动起来,让网约车市场越来越规范。这既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炎皇 肖雪晴
编辑:盛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