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破出租车垄断须“壮士断腕”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吴晓华 编辑:谢娟 2015-03-04 09:17:57
时刻新闻
—分享—
  【核心观点】任何改革都是资源的再分配。欲破既得利益“坚冰”,须拿出打老虎的勇气与手腕。
  
  打破出租车垄断须“壮士断腕”
  
  本报评论员 吴晓华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该意见虽未直接回应出租车垄断经营权,但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多样化约车服务”。如何改革目前备受批评的出租车体制?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再次提交提案,呼吁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实行完全市场化。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老虎都敢打,出租车老板的利益怎会不敢撼动?”
  
  不可否认,出租车公司在该行业试水市场的初期,还是起过积极的作用。如行业自律、抵御风险、拓展市场等,但其作用很有限,市场给予的时间也很有限。由于政府管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行业高度垄断,并迅速蜕变为一种典型的行政权力垄断下的权力经济模式,“富了老板,肥了官员,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一直关注出租车行业改革的中国国务院参事沈梦培称,“出租车公司根本没有资格占有大部分的劳动成果”。
  
  把话说明白一点,出租车公司将车发包给司机后,坐收渔翁之利,汽车修理费以及燃油、员工薪水等都由司机负担。所谓的管理成本、公共开支等,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综合全国各地调研结果,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年给国家的税收是2000元左右,而司机每月上交的“份子钱”,远远超过此数。有学者认为,特许经营权的自然垄断使得出租车企业获得暴利。而经营的风险,由司机承担。“打不到车”的风险,则由社会承担。
  
  出租车行业的暴利与畸形,民众诟病由来已久。虽有小幅度的改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既已形成的出租车公司利益格局使得改革难度增加(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租车改革课题组调研组成员郭玉闪语),这“利益格局”的背后,不仅有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还有管事官员的“小钱袋”,而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难以掌握话语权,使得出租车的行业改革,步履艰难,几乎难以撼动。
  
  出租车行业放开市场,在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上,没有任何障碍。但真要改革,难就难在两个字,“利益”!如果再加上两个字,那就是“利益同盟”!据媒体报道,2014年手机“专车”软件的横空出世,让中国城市的公共交通遇到了多年未有之变局。在市民叫好声中,沈阳、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却相继叫停“专车”业务。李书福强调,“针对出租车领域的小改小动,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破冰”之战,并不轻松。
  
  但改革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任何改革都是资源的再分配,欲破既得利益“坚冰”,须拿出打老虎的勇气与手腕。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当然是我们基本的诉求,而把沦为出租车公司赚钱机器的司机“解救”出来,剔除不承担风险却坐收高额利润的食利者阶层,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应该是这场改革的意义所在。如果说大贪是老虎,那么这食利者阶层就是一大群狼。蔡继明说,“如何改革考验的是政府的决心、勇气和智慧”。诚哉斯言!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吴晓华

编辑:谢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