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太原专车司机与执法者冲突 称遭“钓鱼执法”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周益帆 编辑:盛学运 实习生:万贝 2015-02-03 10:21:43
时刻新闻
—分享—
 

截图显示该手机号注册后当天创建两个订单,乘客上车后执法人员同时上车扣押车辆

截图显示该手机号注册后当天创建两个订单,乘客上车后执法人员同时上车扣押车辆

   央广网太原2月3日消息(记者 周益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专车软件异军突起,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遍地开花。在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同时,又因部分司机的特殊身份,各地的专车也涉嫌“非法运营”时时面临被查处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暴力事件也难以避免。
  
  近日有听众反映,在山西太原,一位滴滴专车司机称遭遇太原市客运办工作人员的“钓鱼执法”,几位专车司机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其中两位司机受伤。而太原市客运办表示,司机指控不实。那么,事实情况如何?
  
  1月30号下午4点多,滴滴专车司机乐乐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新建路路口西南角的山西大酒店附近,接了一个订单:
  
  乐乐:我通过滴滴的软件然后听到那边有单子,打过去电话,联系好位置,我就过去接他,乘客上车之后客运办的执法人员就上了我的车,上了我的车出示执法证然后就要扣我的车。
  
  头回遇到这样的情况,乐乐觉得紧张,便把车扔下,自己离开了现场,之后他联系了公司,于是,另外几名附近的师傅赶了过去。
  
  司机阿飞:跑了以后给我们打电话说咱们的专车被一批穿着便衣的人给拦截了,我们就过去4、5个人,过去以后我们就和对方说了,我说你们是什么人?他们也没说,我们就拦住他们,我们其中一个就把那个专车就开上走了,开车走了以后有两个专车师傅被他们扣住了,当场就摁在地上把那两个师傅殴打了半天,其中一位师傅打完以后住院了。
  
  在两段由现场群众提供的视频中,两名专车司机被五六个衣着普通的人拉扯住,其中一个司机被压倒在地上之后又被两个人卡住脖子。随后,司机被带到太原老军营派出所,其中伤势严重的一位师傅当晚被送进医院,医院CT显示可能头部枕骨骨折。司机阿飞说,他们后来赶过去的几个人并不知道截车的人是什么身份:
  
  就此问题,记者分别联系太原市客运办相关负责人,党委书记侯利俊表示没有在执法中发生冲突,随后挂断记者电话。客运办主任任选平也表示不存在暴力执法:
  
  任选平:他们来了十几个人把车抢走的,咱们没有暴力执法,咱们在调查的过程中,来了十几个人,这个已经经过公安来处理这个事。
  
  记者追问是否存在钓鱼执法的情况,任选平以正在开会为由挂断电话,随后几个小时,记者多次尝试拨打其电话,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不过,在记者拿到的材料中发现,1月30号当天叫车的这位乘客,在注册滴滴之后,一共叫过两单,一单是在当天15点44分订车,随后取消,也就是发生冲突的那一辆车。另外一单,在16点02分创建,同样乘客在接单后取消。昨晚9点多,记者拨通第二单接单师傅小陈的电话,询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天的那个订单:
  
  小陈:那我当然记得了,我这个车现在还在客运办停车场里面扣着呢,当时有人叫了专车,用打车软件叫的专车,我到了地方之后,上来两个人,趁我不注意,一个就拔了钥匙,一个就拿走了我用来接单的手机,然后旁边埋伏了三辆车,上来十几个客运办的人就把我的车围起来了,就这样把车给扣了。
  
  记者:那现在这个车他们怎么跟您沟通的呢?
  
  小陈:说咱涉嫌非法运营,就给我开走了,今天已经处理了,让我填了个东西,说以后不再开,听他们处理无异议,等他们发落呗,等他们给我开罚单吧。
  
  滴滴公司副总裁朱平豆说,就执法人员殴打专车司机一事,公司正在与太原客运办进一步沟通当中:
  
  朱平豆:是否是钓鱼执法我们目前还在调查当中,如果是钓鱼执法,我们表示不欢迎,采用暴力手段来对待专车司机这个做法我们表示遗憾,我们正在跟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联系。
  
  其实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一专车司机的身份是否合法。对此,交通运输部曾经在1月8号表示,鼓励“专车”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因此,事件当中的几位车主身份首先需调查清楚。
  
  第二个焦点是,太原市运管人员是否存在“钓鱼执法”。“钓鱼执法”本身是不是违法呢?“钓鱼执法”的适用问题,在我国属于法律空白,但却被广泛用于行政机关执法,尤其是交通运管部门对于“黑车”的执法活动当中。因“钓鱼执法”而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轰动的莫过于上海孙中界事件。2009年,司机孙中界好心搭载“路人”,却被认定“非法营运”,遭遇“钓鱼式执法”,18岁的孙中界愤而自断手指自证清白。自孙中界事件后,“钓鱼执法”在各地有所收敛,但这种执法方式并没有彻底消失。对此,有学者支持,认为其降低了执法的成本;但也有学者反对,认为其带有很强的“诱导取证”的痕迹,不适用于行政执法。
  
  对于“钓鱼执法”,反对者与支持者各有其理由,但不管道理是什么,这种非理性执法行为有损法律的尊严和政府公信力,也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因此,有专家表示,需要加紧行政程序立法,将行政执法权牢牢限制在程序正义的笼子里,“钓鱼式执法”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周益帆

编辑:盛学运 实习生:万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