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一条宽约1.5米的便道已部分拉通。
曾经几近垂直的“天梯”。记者范远志摄
本报讯(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实习生 杨沁沁 全超)一对兄妹求学行“天梯”之路的艰难,牵动了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的心,副省长张硕辅多次亲自过问。如今一条“四级”联动筹措的便道,让村民彻底告别了“天梯”天险之路。
260多山民爬“天梯”出行
“张家湾村位于桑植县苦竹坪乡东北角,距乡政府30公里、县城80公里,全村7个村民组,110户、403人,山高谷深,使居住在海拔800米左右、四周都是悬崖的红鱼洞等4个村民小组260多人出行问题还没解决,包括附近3个乡镇28名学生上学仍要攀爬溪谷间的羊肠小道,需要借助悬放于陡峭崖壁上两处木制的‘天梯’才能出入……”这是省扶贫办副主任贺丽君带队的调查组写给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硕辅的汇报信。
调查组组员全永海在日记中写道:“6月13日,受张英维主任委托,贺副主任带队,我们赶到桑植,车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后,就只能步行了,我们在山沟与溪涧之间跳来跳去,希望走得稳妥些。在跌跌撞撞爬坡爬了近两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天梯’。”
全永海说:“爬在毫无固定装置的天梯上,回头望望这深谷,作为一个扶贫干部,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泪水在调查组组员们的眼眶里打转,大家都沉默了。”
350万帮扶天堑变通途
“山顶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向阳坡,这里产粽叶、林木和中药材,也是山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世居于此的他们都不愿意搬出山外。”全永海写道。
可鉴于山民的实际困难,国家扶贫办、省领导都多次过问此事,省市县乡和村民一起开会研究,反复讨论后决定:修一条长约32公里、宽1.5米的便道,所需资金350万元。
“张家湾村是高寒村,今明两年本有各50万元的扶持计划资金,50万元由县里自筹,另外200万元从今年下半年中央新增扶贫资金中,追加安排200万元。力争今年11月份完成上山便道的建设任务。”
张家界市扶贫办主任杨敬初说:“‘天梯’段最难最险,我们选择在那最先动工,现在那一段的百姓已经可以彻底告别‘天梯’,走便道进山了。山民们都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张颐佳 杨沁沁 全超
编辑: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