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上月查处1.6万起随意变道 多举措补制度短板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娟 潘海涛 龚化 编辑:谢娟 2013-06-27 08:37:56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25日,长沙市芙蓉中路,一辆小车直接从一旁驶入直行道,占据两个车道。实习记者 李健 摄

    相关链接:百日观察:在长沙按线行驶为什么这么难(图)

    本报讯(记者 黄娟 实习生 胡玮娟)不少驾驶员认为,设置不合理、不科学的交通设施,监管不严、违法查处力度不够是导致不按线行驶的重要原因。
  
  6月26日上午10点,长沙市交警支队科情室副主任胡境、秩序科副科长杨强、处教科副科长肖强做客三湘华声视频直播室,接听市民热线,并与三湘华声全媒体联合新浪湖南开辟的微博话题#按线行驶#与网友进行互动。
  
  目前,长沙617个路段电子监控抓拍街头不按线行驶,“百日整治”一个月查处交通违法近14万起,交警部门多项举措力破制度短板。

    1
  
  【电子监控抓拍】
  
  617个路段电子设备抓拍
  
  杜先生:报纸上说变道会被摄像头抓拍,我想问一下哪些地方装了摄像头,什么情况下会被抓拍。万一被抓拍了,怎么处罚呢?
  
  答:长沙新增90个路口的高清电子警察6月刚刚启用,全市用于抓拍交通违法的电子监控路段已增加到617处,主要用于抓拍闯红灯、实线变道、闯禁区及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还有300个高清监控点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将全部投入使用。
  
  不按线行驶被电子监控抓拍最多的是违法变道、违法占道两项交通违法行为,违法变道罚款100元记3分,违法占道罚款100元记2分。提醒广大驾驶员,进入路口导向车道前看清车道分向标志,正确选择车道。
  
  抓拍为何会有“漏网之鱼”
  
  王女士:经常看到装了电子监控的路口,一些驾驶员仍然随意变道。有朋友同一个路口多次交通违法,只收到一张罚单。电子警察是不是想拍就拍,不固定啊?
  
  答: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包括电子警察、电子监控等,其中,电子警察采用的是线圈感应,违法车辆触发感应线圈就会被抓拍,24小时自动抓拍。而电子监控设备属于人工远程操作,分为及时抓拍和回看录像抓拍,抓拍时段、抓拍路段并不固定。
  
  抱有侥幸心理行车,面临的将是交通违法后的罚款和记分。2012年,长沙城区共通过电子警察等查处交通违法65万起,近三分之一的数据来自于视频动态抓拍。
  
  2
  
  【加强执法力度】
  
  整治一月查处1.6万起
  
  新浪湖南网友“小娇娇她爹”:违章的总是得不到处罚,谁还会遵守?经常在路口看到占用直行左拐、占用右拐直行,交警就站在前面也不管。
  
  答:5月以来,长沙交警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为期100天的交通整治“百日会战”。30天时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3.75万起,其中,民警现场纠违6.2万起,而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就占了1.6万起。除了加强路面整治外,“百日会战”也加强了对民警执法的要求,一旦发现民警执法不作为、不规范,都将严格顶格处罚。
  
  公交车违法将严管重罚
  
  腾讯微博网友“谢小艳左左”:走过不少城市,觉得长沙的公交确实乱,见缝插针,乱穿乱插。
  
  答:确实很多驾驶员反映,长沙街头最不守交通法规的就是公交车、的士等营运车辆。据我所知,公交车和出租车交通违法不但要受到交警部门的处罚,还要受到所属营运公司的内部处罚。每个月,交警部门都会对全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交通违法进行排名,并约见违法行为突出公司的负责人。在没电子监控的路口,支队营管科民警还采取了DV流动抓拍等方式,对营运车辆交通违法进行查处。
  
  3
  
  【完善交通设置】
  
  交通设置不合理及时完善
  
  黄先生:6月9日,驾车从蔡锷路由北向南直行,在五一大道路口接了罚单,理由是左转弯车道直行,扣2分罚100元。这个路段在进入导向车道前没有设置交通指示牌,高峰期地面的导向车道箭头又被其他车辆挡住了。我认为路口标线和标志不符合规范,不能对我进行处罚。
  
  刘先生:很多道路地面交通标线不清晰,尤其是下雨天、夜间根本看不清。我提个意见,希望交通标线要清晰、加厚,方便驾驶员辨识。
  
  答:驾驶员如果遇到因为交通设置不合理造成的违法行为,如果是电子设备抓拍的可以前往处罚窗口申请行政复议;如果是民警现场执法的,则可向民警进行申辩,申辩理由不被接受后,也可前往交警部门处罚窗口申请复议。
  
  针对很多驾驶员提出的一些交通设施不完善、不合理等情况,交警部门将逐一及时完善。很多交通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受损,加上长沙城区大面积的占道施工,也造成了一些交通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我们在加强自身巡查的前提下,欢迎广大市民尤其是驾驶员及时提供信息。
  
  发现类似情况可以向辖区交警大队反映,也可拨打122或通过长沙交警官方微博告诉我们。
  
  手机拍能否作为处罚依据
  
  罗先生:建议交警提供一个平台,市民随时把一些不按规章制度行驶的车辆拍下来,以照片的形式传上去,以此来对违章车辆进行处罚。这样,人人都可能是交警,都能对违章驾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答:作为处罚依据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必须保证实时性、真实性与原始性,对于抓拍交通违法的电子设备公安部也有严格的要求。
  
  市民采用手机或DV抓拍交通违法,虽然不能直接作为处罚证据,但及时提供给交警部门后,仍然能作为查处线索。例如,某一个路段交通违法突出,市民抓拍举报,辖区交警大队将及时加强该路段的交通整治。如果抓拍举报的交通违法是动态的,例如说客运车辆超载啊,我们将及时调度路面交警围堵执法。
  
  呼吁
  
  “停车留号也是一种交通文明”
  
  夏先生:我觉得现在长沙的很多驾驶员不仅开车不按线,停车简直就是乱来。比如我知道的曙光南路长沙卷烟厂宿舍旁的马路划有单向的停车位,现在双向都停了车,造成高峰期的交通拥堵。这样一些并未禁停的街巷,交警部门如何来规范行停有序?
  
  答:4月19日全市启动了社区支路交通疏堵工程,通过单行、禁停等交通管制,施划停车位规范停车等,对城区52个社区的118条支路微循环进行改造,目前已有10个社区25条支路完成改造。
  
  很多驾驶员有一个误解,认为没有禁止停车的路段都可随意停车。其实,作为公用道路,交警部门规定可停车的路段,才可按规定停放车辆。在小区、单位以及允许停车的道路上停放车辆时,驾驶员也采用停车留号的方式,避免车辆停放妨碍他人时,对方能及时联系到车主。

[NextPage]
  
  相关链接
  
  像抓酒驾一样整治随意变道

6月26日下午3时,长沙桐梓坡路金星路口,各个方向车辆涌入路口,导致路口车辆积压。(监控截屏)

   本报讯(记者 潘海涛 通讯员 夏坚 钟照先)一到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就堵,一遇堵不耐烦的司机就乱穿乱插,越堵越乱,最后弄得没法收拾。针对不少长沙司机的这种驾驶陋习,本报“华声帮”连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按线行驶”,得到了近万名司机的积极响应,但百日之后,诸多挑战者无奈地宣告挑战失败。
  
  6月26日上午,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张智勇就“按线行驶”推进和“黑车”整治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并就如何整治交通乱源之——黑车谈了自己的看法。
  
    力挺“按线行驶” 疾呼制度保障
  
  看完本报的“按线行驶百日观察”系列报道后,张智勇表示,综合欧美国家的经验来说,按线行驶对于缓解交通压力确实是个值得提倡和借鉴的好行动,但正如挑战者所说,违规变道者不受罚,按线行驶反被骂……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系统的制度保障,文明行车的车主将会更多。
  
  “自酒驾入刑后,我就在思考,驾驶员如果严重违章,能否也通过立法加大处罚力度?随意变道、随意超车、超速、疲劳驾驶等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都有可能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张智勇说,在管住驾驶员方面,作为主管部门一方面他们会运用好现有的科技监控手段,让驾驶员不敢违章,不能违章;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推动道路运输整个行业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依法行政。“假如能像整治酒驾一样整治随意变道,那这种现象同样有望彻底改观”。
  
  “黑车”是乱源,重典治乱
  
  在长沙目前的交通现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黑车”猖獗。这不仅给运管秩序带来了破坏,“黑车”司机的不文明驾驶行为也给城市交通“添堵”不少。
  
  如何有效治理“黑车”现象,张智勇明确指出“要以重典治乱”,以搞好市场监督为己任,做到“打非”工作常态化,通过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形式形成打击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
  
  “很多市民以为黑车方便,在等不到的士时选择黑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错了。”张智勇说,黑车横行不讲秩序不仅是交通乱源之一,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个客观事实是,来自长沙市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至今年5月24日,长沙市城区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548台,从这些车上共收缴管制刀具50多把、钢珠枪1支。
  
   声音
  
  根治“黑车”痼疾
  
  要先壮大公共交通
  
  如何根治“黑车”这个城市痼疾,张智勇认为,不妨先从市场需求入手,他表示,市民为什么会选择乘坐“黑车”?打的难显然是主要原因。不少市民也许认为,造成打的难是因为出租车太少。一个客观事实是,以北京为例,10年前就已有6.6万辆出租车,纽约目前才1.5万辆,由此不难看出,不是出租车太少了,而是公共交通太不发达了,如果便捷经济的公共交通足够发达,哪个市民还会愿意乘坐又贵又不安全的“黑车”呢?
  
  说到这里,张智勇直言不讳,城市“黑车”的产生及发展壮大是由不发达的公共交通所致,所以他认为:“大力发展大容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才是城市‘黑车’治理的根本出路”。
  
  …
  
  记者手记
  
  若制度失范,不必苛责人性
  
  如制度起床,谁可安睡奢谈
  
  按线行驶,是制度与人性两块短板的一场赛跑。
  
  如果制度本身失范,苛责人性自私就是非理性的行为;如果制度已经起床,人性仍旧沉睡,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奢谈文明?
  
  按线行驶持续百日来,我们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出其中的难点,将制度的划归制度、人性的留给人性。如今,通过热线、网络平台的持续搜集,一大批有关制度缺陷的问题已经递送城市管理部门,也得到了一一解决的承诺。
  
  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坐下来,和自己的内心作一次长谈?
  
  抛开扣分和罚款不谈,越线超一次车,加一次塞,看似快了几秒,但那是用别人的时间在为自己开道,代价是拖慢集体的节奏,甚至反噬自身。
  
  这有点类似“瓶口逃生”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七个学生各拉一根线。此时往瓶中注水,看谁的彩球不会被水没过。学生只有一个接着一个,才能依次从瓶子取出彩球。如果一窝蜂都涌向瓶口,那只能集体被堵死。
  
  规则既定,不管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利,是时候约束一下我们太过自我的内心了。
  
  从下周起,本报将在长沙城内开设三十个派发点,送出“按线行驶,文明出行”的车贴。它可是一句供自己念诵的紧箍咒,也可是一句供同志识别的公益暗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值得提醒的是,第一台贴上它的人,可能会被人骂“傻瓜”。第二台贴上它的人,会让长沙的路面上再多一个“傻瓜”……但迟早有一天,当长沙的大街小路上充满这样的“傻瓜”时,我们的交通却能更快、更安全!(记者 龚化)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黄娟 潘海涛 龚化

编辑:谢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