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交通运输事业:通衢大道遍宝庆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戴瑾昕 石文斌 吴军民 编辑:陈珏 实习编辑 曾拥璇 2018-10-25 09:16:55
时刻新闻
—分享—

二广高速、衡邵高速立交互通(新邵雀塘)。

  红网时刻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石文斌 吴军民 邵阳报道

  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沧桑巨变。改革开放40年来,邵阳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抢抓机遇,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勾勒蓝图,蹄疾步稳,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交通先行的满意答卷。一张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干支相连、村村相通的公路网络已轮廓分明,通衢大道遍及宝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并成为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邵阳一直是上通云贵、下制长衡的通衢之地,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当时经济水平也处全省前列,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六分之一,经济总量排全省第五位,形成了“长衡株潭邵”的历史排名。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错失湘黔铁路,加上资水航运近乎瘫痪,邵阳区位优势不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济社会发展力不从心,一度落伍,成为欠发达地区。此后,打造交通枢纽,建设经济强市,重回全省先进,成为了邵阳历届党委、政府和全体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夙愿。

  改革开放40年来,为全面当好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邵阳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抢抓发展机遇,砥砺前行,使邵阳市交通运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速公路交错的梽木山互通。

  从无到有,高速公路助力发展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潭邵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高速出口设在了家门口,这个利好的消息,让廉桥镇的药农乐开了怀:由长沙到廉桥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以后长沙等地的客人来镇上方便了,药材的销量肯定会节节攀升,再也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了。随着潭邵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仿佛为邵东廉桥的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提升了廉桥的区位优势,促进了连平廉桥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提升了区域竞争力,推动“药都”廉桥经济迈入发展“快车道”。

  随后,到2010年底,邵怀(沪昆)高速、邵永(二广)高速、邵衡高速相继通车,以沪昆、衡邵高速公路为东西主轴,以二广高速公路为南北主轴的高速主骨架基本形成,构筑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形成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邵阳交通人新的追求。

  十八大以来,邵阳市交通运输局按照邵阳市委、市政府“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布局,面对新常态,积极谋划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构建“三横三纵两连”的高速公路架构,着力构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成为邵阳市交通运输局近年来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娄新、洞新、怀通(包茂)、安邵(二广)、邵坪、武靖高速相继通车,特别是武靖高速提前一年建成通车,城步、绥宁两县结束县城30分钟内不能上高速的历史,全市进入“县县零距离上高速”的“新高速时代”。同时2017年12月31日,随着12月29日广西资兴高速公路通车,洞新高速新宁崀山省际收费站同步通车,我省西南地区再添出省通道,一条“广西桂林—新宁崀山—武冈云山—湘西凤凰”4小时世界级精品旅游路线形成。到2017年底全市高速总里程达到581公里,全省排名第4位,随着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的全面拉通,邵阳在中南地区高速交通枢纽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在1小时内直达娄底、怀化、永州、衡阳、湘潭等五地市;对外,直接打通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的交通大动脉,车程均在4小时以内。

  目前,邵阳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县市工业园区为点的“一核一带多点”工业建设已初见成效,2017年以百里工业中心为主要支撑的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535.1亿元,增长7.3%,全省增长7.3%,全市与全省持平,排全省第6位,中西部第4位。

途经新宁崀山景区的洞新高速。

  从疏到密,干线公路畅通出行

  邵阳市地处内陆腹地,改革开放初期,邵阳市的交通格局是水路萎缩、铁路“盲肠”、民航空白,公路承担了98%的客运和87%货运。干线公路是交通体系的构成主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出行息息相关。加快干线公路建设,对于衔接邻市(省)普通干线公路网,构筑市域内部快速普通干线公路体系,覆盖全部市县级行政结点和市域重点乡镇,保障市县快速畅通、县镇(乡)便捷连通,进一步放大区域交通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则40年前,邵阳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仅5163公里,有路面的公路才有696公里、其余均为简易土路,标准低、质量差,公路总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4.8公里;道路营运性载客车362辆、载货汽车1537辆,客运线路53条,年公路客运量1961万人、货运量243.9万吨,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差。

  随着公路的延伸,公路运输事业也逐步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统营”到1984年中央推进农村经济改革,鼓励农村发展集体、个体运输业,个体客车逐渐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民营汽车运输得以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运输体系业形成。到2002年,全市营运汽车14758辆,为1990年的194.26%,比1981年增长6.77倍。完成货运量比1990年增长27.55%,比1981年增长10.41倍。完成客运量为1990年的181.46%,比1981年增长44.4倍。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深入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平稳有力,运输需求保持平稳发展,运输服务社会满意度得到提高,“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得以真正实现。到2017年底,全市共有客运站场73个,其中一级站7个、二级站8个、三级站22个、四级站11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业23091户,从业人员73277人,开通客运班线1558条,其中省际班线208条,市际班线181条,县际班线217条,县内班线952条,2017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1919.35万人次,为40年前的6.08倍;全市从事道路货运经营业21614户,货运从业人员42899人,有营运性货运车辆27798辆,2017年全市完成道路货运量23658.51万吨,为40年前的97倍。

城步边南公路。

  从数到质,农村公路脱贫致富

  从2006年邵阳全市启动“村村通”硬化路建设后,到2015年底,新建1.4万余公里水泥(沥青)路,全市建制村100%实现通硬化路,硬化路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快捷安全出行和生产生活运输。隆回县60多岁的老人周文顺回忆起当时通水泥路的情况高兴地说:“修通水泥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从那以后家门口就能坐上汽车直达各地,再也没有以前坐车的巅簸之苦,拉近了城乡之间距离,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近年以来,邵阳市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为契机,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高起点规划,全力打造3+1农村公路融城板块(大祥、双清、北塔区+新邵县)、西部生态圈农村公路板块、新通道农村公路板块网(怀邵衡串联的洞口、隆回、邵阳县、邵东)等农村公路三大板块,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加宽)。到2017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十八大以来共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改宽)2273.9公里,实施重要县乡道、通景公路、断头路改造536公里,危桥改造423座,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456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4154个。特别是自2017年底全省为加快扶贫攻坚,推进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以来,该市坚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态势抓推进,截至今年10月初,全市已完成2139.7公里道路建设,完工率为年度省定任务的97.3%。

  在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升级的基础上,邵阳市加快建立系统规范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推行“群众性养护”体系,农村公路路况质量逐步提升。在农村公路路况提升,确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利用油补政策引导经营者拓展农村客运班线,完善农村客运班线通行审核规则,探索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优先发展适用农村道路通行中小型及中级客车,加快淘汰老旧客运车辆,从2015年至今年9月初,全市农村客运车辆更新近700台,占现有农村客运车辆总数的40%,实现全市建制村通客车3196个,全市建制村通班车率99.7%。

  40年后再出发,改革开放正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党的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战略,未来几年,邵阳市交通运输局将立足“二中心一枢纽”目标定位,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在邵阳落地生根,全面加快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东西两翼齐飞的航空体系和“三纵三横两连”区域铁路网,尽快开工崀山高速、城步至龙胜高速,加快畅通高速省市际出口和区域大通道,力争重要乡镇100%通达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谋划推进资江航道500吨级航运通航,全面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养护、便利化运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把邵阳的区位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交通频道首页